• 城市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8.94 6.9折 42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一洲 邱小丽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6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一洲 邱小丽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2282203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根据统计局七普数据显示,2021年城市化率已达到63.89%。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研究,我国城镇化率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70% 。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住房与社区发展等领域的社会民生问题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居住需求的关键举措,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 自2008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中央便开始介入保障房建设的行动中。十八大时,中央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城镇保障性住房数量规模,大约是过去10年的两倍;同时,提出社会治理“五有” 战略目标,党十九大提出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并提出到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未来保障性住区建设仍将是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推进和完善中国保障性住区制度建设,是加快基本实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和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的重要举措。 现今保障房住区建设对于解决城市新居民的迁入与安居问题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住有所居”的部分目标,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障性住区建设的选址实施问题 、保障性住区配套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 、保障房供给的错位问题和保障性住区分配与使用的公平性问题等等。未来的保障性住区建设,为应对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更加创新、和谐、公正与多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