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电压技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电压技术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6.1 6.7折 6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瑜;沈其工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4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瑜;沈其工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9857868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629.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介质的物理特性及电气强度,电气设备的试验装置及绝缘试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防护,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等。着重叙述高电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及高电压工程的常用技术。适度反映现代高电压技术的新成就、新动向本书着重阐明基本概念的物理性和其实用性,注意培养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本书的内容的编排上,尝试将新成就、新进展,融入成熟的论述体系中,使之反映技术发展的连贯性、系统性。如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过电压及其防护,不独立叙述,而是作为高压、超高压系统过电压的延伸。
【作者简介】
方瑜,武汉大学教授,现住武汉市珞咖山,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高电压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编写及参与编写的主要著作有:《电力系统过电压》1987年获全国高校电力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送变电施工现代技术》1991年获全国电力系统继续教育优秀教材奖以及《电网过电压教程》、《配电网过电压》、《中国电力百科全书(配电与输电卷)》等。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约15项, 在职期间,曾任该校高电压技术教研室主任、电力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电力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应聘为全国高校电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电压技术组副组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湖北省高电压技术分委会副主任委员、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园丁的岗位上,耕耘38载,于1998年退休。
【目录】
前言 综合资源

第一篇 高 电 压 绝 缘 及 试 验

第1章 电介质的极化、 电导和损耗 1

§1-1 电介质的极化  1

§1-2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3

§1-3 电介质的电导  5

§1-4 电介质中的能量损耗  8

习题  11

第2章 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  12

§2-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12

2-1-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  12

2-1-2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消失  16

§2-2 气体放电机理  17

2-2-1 概述  17

2-2-2 汤森德气体放电理论  18

2-2-3 流注放电理论  24

§2-3 电晕放电  27

2-3-1 概述  27

2-3-2 电晕放电的物理过程和效应  27

2-3-3 直流输电线上的电晕  30

2-3-4 交流输电线上的电晕  31

§2-4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33

2-4-1 短气隙的击穿  33

2-4-2 长气隙的击穿  34

2-4-3 长气隙中的预放电 38

§2-5 雷电放电  39

2-5-1 概述  39

2-5-2 雷电的先导过程  40

2-5-3 雷电的主放电过程 41

2-5-4 雷电的后续分量  42

§2-6 气隙的沿面放电  43

2-6-1 概述  43

2-6-2 分界面气隙场强中法线分量较弱的情况  43

2-6-3 分界面气隙场强中法线分量较强的情况  44

习题  47

第3章 气隙的电气强度  48

§3-1 气隙的击穿时间  48

§3-2 气隙的伏秒特性和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  49

3-2-1 电压波形  49

3-2-2 伏秒特性  51

3-2-3 气隙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  53

§3-3 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电压的影响  53

§3-4 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  56

§3-5 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  56

3-5-1 直流电压作用下  57

3-5-2 工频电压作用下  57

3-5-3 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  58

3-5-4 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  58

3-5-5 叠加性电压作用下 62

§3-6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  63

3-6-1 改善电场分布  63

3-6-2 采用高度真空  66

3-6-3 增高气压  67

3-6-4 采用高耐电强度气体  69

3-6-5 SF6 气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70

§3-7 影响气隙沿面闪络电压的因素  75

3-7-1 电场状况和电压波形的影响  75

3-7-2 气体条件的影响  76

3-7-3 介质表面状态的影响  77

§3-8 提高气隙沿面闪络电压的方法  82

3-8-1 屏障  82

3-8-2 屏蔽  83

3-8-3 加电容极板  83

3-8-4 消除窄气隙  84

3-8-5 绝缘表面处理  85

3-8-6 改变局部绝缘体的表面电阻率  86

3-8-7 强制固定绝缘沿面各点的电位  87

3-8-8 附加金具  87

3-8-9 阻抗调节  91习题  92

第4章 固体、 液体和组合绝缘的电气强度  93

§4-1 固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93

§4-2 影响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94

§4-3 提高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96

§4-4 固体电介质的老化  97

4-4-1 固体介质的环境老化  97

4-4-2 固体介质的电老化 97

4-4-3 固体介质的热老化  101

§4-5 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105

§4-6 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106

4-6-1 液体介质本身品质的影响  106

4-6-2 电压作用时间的影响  109

4-6-3 电场情况的影响  110

4-6-4 温度的影响  110

4-6-5 压强的影响  111

§4-7 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111

4-7-1 提高并保持油的品质  111

4-7-2 覆盖  112

4-7-3 绝缘层  112

4-7-4 极间障  113

§4-8 液体电介质中的沿面放电  114

§4-9 液体电介质的老化  115

4-9-1 变压器油的老化过程  115

4-9-2 影响变压器油老化的因素  116

4-9-3 延缓变压器油老化的方法  117

4-9-4 变压器油的再生  118

§4-10 组合绝缘  119

4-10-1 各组分间的相互渗透  119

4-10-2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应有的电气强度 121

4-10-3 主体绝缘强度的配合  124

4-10-4 局部强场的处理 125

§4-11 对电介质性能的全面要求  128

4-11-1 电性能  128

4-11-2 热性能  129

4-11-3 机械性能  129

4-11-4 物理、 化学性能 130

习题 130第5章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 (一)  131

§5-1 测定绝缘电阻  131

§5-2 测定泄漏电流  13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