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养孩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慢养孩子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0.48 3.5折 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雄、刘程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雄、刘程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6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5844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8页
【内容简介】

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该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有机教育”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反季节、催熟的过程。“有机教育”意味着要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其本质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有机教育”与“工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慢工出细活”,而不能急功近利。“有机教育”倡导维持社会共生,保护儿童多样性,反对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有机教育”提倡松紧有度,把握好教育“节奏”,致力于让孩子“完整”成长为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的现代人。本书在帮助家长树立“有机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将家庭教育细分为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准备、0—3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4—6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7—12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13—15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16—18 岁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等六个基本主题,致力于引导家长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合理需要与个性,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景,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实现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同时,为了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肢体残障、情绪行为障碍、智优儿童)以及特殊家庭儿童(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农村留守儿童)获得符合个别化需要的发展,本书还专门阐释了特殊需要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

(1)杨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上海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慈善研究中心主任等。目前还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妇儿工委智库咨询专家、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常委、十三届上海市政协社会法治委员会副主任等。(2)刘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目录】

目录

 

导论有机教育慢养孩子 / 001

 

一、 养育孩子是一个“陪伴”与“发现”的过程 / 001

 

(一) 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

 

(二) 养育孩子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三) 维持社会共生态,保护儿童多样性

 

(四) 把握好教育孩子的“节奏”

 

(五) 无须事事“完美”,但求“完整”成长

 

二、 孩子慢慢长,家长慢慢看 / 008

 

(一) “赢一时输一生”的“催熟教育”

 

(二) 顺应儿童成长规律的“有机教育”

 

(三) 放下身段做孩子的朋友

 

(四) “亲子朋友”有别于“普通朋友”

 

上篇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第1章耐心陪伴孩子长大 / 017

 

一、 不是生了孩子就有资格做父母 / 017

 

(一) “不合格父母”造就“问题孩子”

 

(二) 重视为人父母的“亲职教育”

 

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 021

 

(一) 耳濡目染,不学而传

 

(二)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

 

三、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 028

 

(一) 不当家庭教养方式会伤害到你的孩子

 

(二) 倡导“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四、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 033

 

(一) 家庭教育切忌“赶时髦”

 

(二) 教子育儿: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五、 给孩子适当的自由成长空间 / 038

 

(一) 避免“过度关爱”或“过度挫折”

 

(二) 正确实施“关爱教育”与“挫折教育”

 

六、 道德乃立身之本 / 043

 

(一) “有才无德是次品”

 

(二) 强化家庭教养的“育德”功能

 

七、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 047

 

(一) 别拿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尺

 

(二) “成才”要以“成人”为基础

 

八、 众人种树树成林 / 051

 

(一) 教养孩子“帮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 家校合作,共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2章有机教育:与孩子共同成长 / 056

 

一、 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 / 056

 

(一) “有此父斯有此子”

 

(二)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二、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060

 

(一) 家庭教育中的“期望偏差”

 

(二) 确立“合适”期望

 

三、 遇物则诲,择机而教 / 064

 

(一) 融教育于生活情境

 

(二) “随机教育”不等于“随意教育”

 

四、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 067

 

(一) “罗森塔尔效应”

 

(二) 表扬孩子是一门“技术活”

 

五、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 071

 

(一) 学会倾听是走近孩子的第一步

 

(二) 有效倾听需要“望”“闻”“问”“切”

 

六、 不发火,孩子才会听 / 074

 

(一) “热处理”与“冷处理”效果大不同

 

(二) “冷处理”不等于“不处理”

 

七、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 078

 

(一) “爸爸去哪儿”

 

(二) 父亲应主动介入家庭教育

 

八、 祖辈“帮忙不包办,越俎不代庖” / 082

 

(一) “越俎代庖”的祖辈教育

 

(二) 恰当实施“祖辈教养”,构筑“育儿共同体”

 

中篇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第3章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是一个伟大而神奇的过程 / 091

 

一、 新婚期及孕期是家庭教育的准备期 / 091

 

(一) 心理准备是优生优育的前提

 

(二) 生理准备是优生优育的关键

 

二、 重视婚检、孕前检查和优孕指导 / 097

 

(一) 婚检是优生优育的第一道保护墙

 

(二) 孕前检查是优生优育的第二道防护墙

 

(三) 优孕指导是孕育健康宝宝的重要保证

 

三、 关注孕期保健,孕育健康胎儿 / 101

 

(一) 重视孕期检查和孕前病症防治

 

(二) 远离各种孕期致畸因素

 

(三) 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

 

(四) 科学胎教孕育聪明宝宝

 

四、 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 109

 

(一) 新手父母必备的母婴用品

 

(二) 掌握分娩知识才能“临阵不慌”

 

五、 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 / 110

 

(一) “瓜熟蒂落”:最佳的分娩方式

 

(二) 自然分娩必需满足的五大条件

 

(三) 自然分娩的三个秘诀

 

第4章让儿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 116

 

一、 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 117

 

(一) 身体发育:迅速与倍增

 

(二) 动作发育:呈现先后次序

 

(三) 语言发展:2—3岁是幼儿语言发育飞快阶段

 

(四) 感觉器官发展:基本发育完全

 

二、 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 / 121

 

(一) 母乳是最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

 

(二)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人工喂养

 

(三) 循序渐进地为宝宝添加辅食

 

三、 掌握儿童养育和照料的科学方法 / 127

 

(一)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要点

 

(二) 预防接种是减少幼儿疾病的最佳手段

 

四、 设定生活规则,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134

 

(一) 培养儿童的日常生活规则意识

 

(二)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加强感知训练,提高儿童感官能力 / 138

 

(一) 早期运动让幼儿平衡发展

 

(二) 抓住儿童感官发展的关键期

 

(三) 防止儿童意外伤害

 

六、 激发、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 148

 

(一) 精细动作发展让儿童“心灵手巧”

 

(二) 好奇心和想象力:儿童成长的动力源泉

 

七、 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 / 152

 

(一) 从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

 

(二) 在互动和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

 

八、 加强亲子沟通,养成儿童良好情绪 / 156

 

(一) 安全感是父母给予孩子一生最好的陪伴

 

(二) 陪孩子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

 

九、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 160

 

(一) 让入园儿童“胸有成竹”

 

(二) 让入园儿童“如鱼得水”

 

第5章“慢养孩子”: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 / 164

 

一、 4—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 164

 

(一) 身体日趋强健

 

(二) 运动与动作能力显著增强

 

(三) 语言与认知能力发展迅速

 

(四) 情绪情感:稳定性增强交往扩大

 

二、 儿童生命在于营养健康在于锻炼 / 169

 

(一) 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二) 让体育运动融入孩子日常生活

 

三、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 174

 

(一) 良好生活习惯始于家庭

 

(二) 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四、 安全教育是提高儿童自护能力的第一课 / 179

 

(一) 营造“儿童友好型”的家庭安全环境

 

(二) 提高儿童生命意识与自护能力

 

五、 良好人际交往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 / 185

 

(一) 为孩子创设社会交往的锻炼机会

 

(二) 人际交往技巧需学习学得

 

六、 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 / 190

 

(一)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 学会“小鬼当家”

 

七、 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早期智能 / 194

 

(一) 抓住智能发展“关键期”

 

(二) 适时、适当开发“多元智能”

 

第6章7—12岁:儿童期重要发展期 / 201

 

一、 7—12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 201

 

(一) 身体发育:平稳到快速增长

 

(二) 感知觉与语言发展:不精确到精确

 

(三) 认知发展:“具形”过渡到“抽象”

 

(四)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趋于稳定,仍显单纯

 

二、 做好儿童健康监测,预防常见疾病发生 / 206

 

(一)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二) 做好卫生健康保健

 

三、 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 / 210

 

(一) 引导儿童建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 提高儿童避险能力和自我保护技能

 

四、 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 217

 

(一) 给孩子一双“能走路的脚”

 

(二) 培养孩子独立上学能力

 

(三) “授之以渔”,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习惯

 

五、 培养劳动观念与理财意识 / 224

 

(一) 孩子不是家务劳动的“旁观者”

 

(二) 适度消费,平衡生活

 

(三) 理财教育胜过留给孩子“金山银山”

 

六、 学会感恩、诚实为人、诚信做事 / 234

 

(一) 感恩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二) 诚实为人、诚信做事是做人基本原则

 

七、 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好习惯 / 241

 

(一) 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

 

(二) 学习兴趣是学业进步源动力

 

第7章让孩子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 250

 

一、 13—15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 250

 

(一) 身体发育:接近成人标准与发育仍不协调

 

(二) 认知发展:具备一定的独立评价能力

 

(三) 情绪情感发展:丰富、深刻与波动

 

二、 开展适时、适当、适度的性别教育 / 253

 

(一) 培养正确的“性角色”

 

(二) 指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三、 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 262

 

(一) 以良好家风熏陶孩子

 

(二) 以“无痕教育”塑模儿童

 

四、 引导儿童正确使用新媒介 / 266

 

(一) 指导孩子安全使用电子媒介

 

(二) 防止孩子出现媒介使用“上瘾”

 

五、 在尊重、信任中改善亲子沟通 / 272

 

(一) 让孩子在尊重和信任中成长

 

(二) 建立民主、包容的亲子沟通关系

 

六、 让孩子快乐学习 / 279

 

(一) 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始

 

(二) 高分不“捧”、低分不“斥”

 

七、 尊重、协力孩子的自主选择 / 285

 

(一) 让孩子自己学会“人生选择”

 

(二) 职业规划尽早开始

 

第8章高中时期:青少年逐渐走向成熟与独立 / 292

 

一、 16—18岁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 292

 

(一) 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与定型

 

(二) 认知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 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 树立积极心态,适应新生活 / 296

 

(一) 以良好心态迎接高中生活

 

(二) 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

 

三、 相互吸引,正确交往 / 302

 

(一) 鼓励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

 

(二) 设立好异性交往中的“三道防火墙”

 

四、 “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 308

 

(一) 与人合作是“社会化”的必备能力

 

(二) 学会分享是一种社会美德

 

五、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 314

 

(一) 知法:遵守人生路上的“红绿灯”

 

(二) 守法:远离人生偏差行为

 

(三) 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六、 树立人生信念、合理规划未来 / 319

 

(一) 信念是“成人”的基石

 

(二) 帮孩子“架设”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七、 以平常心迎接“人生大考” / 324

 

(一) 减少“正面压力”与“负面压力”

 

(二) 合理规划好自己“人生第一次选择”

 

(三) 高考失利不等于人生无望

 

下篇

 

但求“完整”,不求“完美”

 

第9章个别化教养与潜力开发:特殊需要儿童的

 

家庭教育 / 341一、 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 341

 

(一) 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二、 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 346

 

(一) 听力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三、 视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 351

 

(一) 视觉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四、 肢体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 / 357

 

(一) 肢体残障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五、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 361

 

(一)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六、 “智优儿童”的家庭教育 / 365

 

(一) “智优儿童”及其发展特点

 

(二) 家庭教育策略

 

第10章家庭功能调适与儿童“完整”成长:

 

特殊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 371一、 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 / 371

 

(一) 离异和重组家庭儿童的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二、 服刑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 / 376

 

(一) 家庭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三、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 382

 

(一) 家庭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四、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 388

 

(一) 家庭教育挑战

 

(二) 家庭教育策略

 

附表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 396

 

后记 / 40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