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体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体系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4.06 3.6折 6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雄燕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雄燕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0
  • 版次 1
  • ISBN 9787121326523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39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宽带中国出版工程
【内容简介】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新兴通信服务模式席卷全球,网络规模和流量快速激增,网络和信息服务形态更加多元,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加速融合。可以说,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信息通信新时代下的关键性宽带网络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又是怎样推进网络演进与变革的?本书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了较全面的介绍。本书第一章对我国宽带网络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演进方向进行了概述,随后的第二章引入云服务,对其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做了概要介绍,第三章剖析了云服务对网络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提出了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架构。在随后的几章里,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相应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讨论,涵盖了数据中心联网技术、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超宽带接入技术、超高速承载技术等。最后,本书对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SDN在云服务网络中的应用案例。本书可供从事宽带及新一代网络建设与运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阅读,还可供网络技术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通信与计算机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唐雄燕,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务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现任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兼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兼传送与接入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兼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物联网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网络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7部,发表技术论文150多篇。

【目录】

第1章  宽带网络发展概述 1
1.1  我国宽带业务发展现状 2
1.1.1  中国宽带发展历程 2
1.1.2  中国宽带网络现状 2
1.1.3  宽带中国战略要点 3
1.2  宽带网络的演进方向 4
1.2.1  宽带网络的超高速趋势 4
1.2.2  宽带网络的泛在化趋势 4
1.2.3  宽带网络的智能化趋势 4
1.2.4  宽带网络的弹性化趋势 5
1.3  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驱动力 5
1.4  ICT产业的融合与变革 8
参考文献 15
第2章  云服务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 17
2.1  云计算与云服务的基本概念 18
2.1.1  云计算背景与概念 18
2.1.2  云服务概念及分类 19
2.2  云服务的发展现状 20
2.2.1  国外云服务产业概况 20
2.2.2  国内云服务产业现状 21
2.3  信息通信服务模式向云服务的演进 23
2.3.1  新型信息通信服务模式 23
2.3.2  传统互联网时代的C/S、B/S模式 23
2.3.3  互联网P2P模式 25
2.3.4  云服务模式与C/S、B/S及P2P模式的比较 29
2.4  大数据及其与云服务的关系 30
2.4.1  大数据兴起的背景及趋势 30
2.4.2  云服务促进大数据的发展 35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云服务对承载网的技术需求 37
3.1  云服务的体系架构 38
3.1.1  云计算基础架构 38
3.1.2  云服务体系 39
3.2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特点及其布局 43
3.2.1  数据中心现状及发展趋势 43
3.2.2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特点 46
3.2.3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选址原则 50
3.3  云服务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 51
3.3.1  云服务对承载网的基本要求 51
3.3.2  支撑云服务的承载网特点 54
3.4  现有网络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55
3.4.1  传统网络体系的主要缺陷 55
3.4.2  网络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57
参考文献 59
第4章  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架构 61
4.1  云承载网的设计原则 62
4.2  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架构 63
4.2.1  新型宽带网络基础架构 63
4.2.2  新型宽带网络架构解释 70
4.2.3  新型宽带网络关键特征 72
4.3  解耦型网络技术路线 77
4.3.1  转发与控制的解耦 77
4.3.2  用户与数据的解耦 79
4.3.3  接入与核心的解耦 80
4.4  集约化网络技术路线 82
4.4.1  控制平面的集约 82
4.4.2  数据中心的集约 83
4.4.3  用户管理的集约 83
4.4.4  网络节点的集约 84
4.5  新型寻址技术与移动性管理 85
4.5.1  虚拟机的移动性管理需求 85
4.5.2  基于IPV6的移动性管理 85
4.5.3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87
参考文献 89
第5章  数据中心联网技术 91
5.1  数据中心的联网需求 92
5.2  数据中心内部的联网技术 94
5.2.1  虚拟机本地互访网络技术 94
5.2.2  局房内虚拟机互联技术 105
5.2.3  存储网络技术 118
5.3  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网技术 134
5.3.1  光纤直连与OTN 134
5.3.2  二层VPN技术VPLS 137
5.3.3  三层VPN技术 BGP MPLS IP VPN 139
5.3.4  VXLAN技术 142
5.3.5  数据中心互联技术总结 144
参考文献 145
第6章  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 147
6.1  CDN与云服务 148
6.1.1  CDN的背景与概念 148
6.1.2  云服务对于CDN的价值 148
6.2  CDN的技术特点和网络架构 149
6.2.1  CDN的技术特点 149
6.2.2  CDN的网络架构 152
6.3  面向云服务的CDN技术 154
6.3.1  传统CDN技术 154
6.3.2  基于P2P的CDN技术 159
6.3.3  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体系 162
6.3.4  CDN与云计算 163
6.4  云计算技术在CDN中的应用 164
6.4.1  服务器虚拟化在CDN中的应用 164
6.4.2  云存储在CDN中的应用 165
参考文献 167
第7章  超宽带技入技术 169
7.1  超宽带光纤接入技术 170
7.1.1  光纤接入技术概况 170
7.1.2  10G PON技术 171
7.1.3  下一代PON技术:超高速、超长距 173
7.2  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175
7.2.1  4G与5G移动宽带技术概述 175
7.2.2  超高速WLAN 183
7.2.3  超高速短距无线通信 185
7.3  宽带接入智能控制技术 186
7.3.1  宽带接入控制技术现状 186
7.3.2  云服务对接入控制的要求 187
7.3.3  宽带接入智能控制技术的管理 188
参考文献 191
第8章  超高速承载技术 193
8.1  传送承载网的宽带化趋势 194
8.2  100G及超100G光纤传输技术 195
8.2.1  100G接口技术及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 196
8.2.2  100G传输网技术及发展现状 197
8.2.3  400G及IT传输技术 197
8.3  弹性光网络 198
8.3.1  云服务对光网络的灵活性需求 198
8.3.2  弹性光网络的基本思想 199
8.3.3  灵活栅格技术 200
8.4  Tbps路由交换技术 201
8.4.1  超大容量核心路由器 201
8.4.2  集群路由器 203
8.4.3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高速交换机 205
8.5  光与IP的协同技术 207
8.5.1  运营商骨干网架构和面临的问题 208
8.5.2  光与IP协同的主要需求 210
8.5.3  光与IP协同策略 210
8.5.4  联合组网策略 211
8.5.5  联合生存性策略 213
8.5.6  流量旁路策略 215
参考文献 217
第9章  软件定义网络SDN 219
9.1  SDN的产生背景 220
9.1.1  SDN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220
9.1.2  SDN的技术理念与基本概念 221
9.2  SDN的技术特点和标准化状况 222
9.2.1  SDN的技术特点 222
9.2.2  SDN的标准化状况 223
9.3  典型SDN技术――OpenFlow 231
9.3.1  OPENFLOW架构 231
9.3.2  OPENFLOW关键协议 237
9.3.3  OPENFLOW应用状况 240
9.4  SDN的发展趋势 242
9.4.1  SDN的产业趋势 242
9.4.2  SDN的应用前景 243
参考文献 243
第10章  SDN在云服务网络中的应用 245
10.1  SDN在数据中心内部的应用 246
10.1.1  SDN在数据中心内部的应用价值 246
10.1.2  数据中心中的SDN交换机 247
10.1.3  SDN在数据中心内部的应用案例 248
10.2  SDN在数据中心之间联网的应用 251
10.2.1  SDN在数据中心之间联网的应用价值 251
10.2.2  SDN在数据中心之间互联(DCI)的应用场景 252
10.2.3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互联系统架构 254
10.2.4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互联业务示例 255
10.3  基于SDN的IP城域网 259
10.3.1  IP城域网中引入SDN的价值 259
10.3.2  IP城域网中引入SDN的方案 261
10.3.3  IP城域网中SDN的未来演进方向 262
10.4  基于SDN的宽带传送网 264
10.4.1  宽带传送网中引入SDN的意义 264
10.4.2  基于SDN的宽带传送网架构 267
10.4.3  基于SDN的宽带传送网关键技术 270
10.4.4  案例:基于SDN的城域分组传送网 274
10.5  基于SDN的宽带接入网 275
10.5.1  宽带接入网中引入SDN的意义 275
10.5.2  宽带接入网SDN化方案及影响 275
10.5.3  案例:基于SDN的接入专线产品 277
参考文献 27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