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5.63 6.7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枭 著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枭 著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4
  • 版次 1
  • ISBN 9787550423527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5页
  • 字数 1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路石文库
【内容简介】
  凤凰网评论专栏作家俞天任说过,老龄化社会是无解的.除了尽力推迟其到来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2013年年底,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95个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毋庸置疑,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面临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0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91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01%,标志着我国迈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因此,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立足我国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实际,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改革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以人口转变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为理论基础,并使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了基础理论一文献综述一现实问题一实证检验一政策建议的逻辑体系。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归纳出人口老龄化的新特点与新趋势,分析了老年人口独特的金融行为,以及人口老龄化与金融创新、人口老龄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正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才有了前提与基础。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边界
1.2.3 技术路线
1.2.4 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1.3 创新点与不足
1.3.1 书稿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和不足

2 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口及人口老龄化
2.1.2 老龄化的衡量指标
2.2 人口老龄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口转变理论
2.2.2 生命周期假说
2.2.3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2.3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研究综述
2.3.1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2.3.2 研究总结与评述

3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的金融行为分析
3.1 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3.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3.1.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新特点
3.2 老年人口的金融行为分析
3.2.1 行为金融学与老年人口的金融行为
3.2.2 老年人口的金融行为特征分析
3.3 人口老龄化催生特殊的金融创新
3.3.1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D~
3.3.2 人口老龄化与金融创新
3.4 人口老龄化催生特殊的金融风险
3.4.1 金融脆弱性
3.4.2 金融危机
3.4.3 人口老龄化与金融风险

4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
4.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4.1.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主要理论
4.1.2 利率传导机制作用于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
4.2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其嵌人人口年龄结构的相关文献回顾
4.3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体系与特征
4.3.1 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
4.3.2 我国目前利率体系的特征
4.3.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阻碍因素
4.4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4.4.1 变量选择
4.4.2 数据处理与检验
4.4.3 VAR模型的建立和最优滞后期的选取
4.4.4.Johansen(约翰逊)协整分析
4.4.5 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4.6 小结

5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
5.1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
5.2 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的途径分析
5.2.1 银行贷款渠道
5.2.2 资产负债表渠道
5.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机制
5.3.1 信贷渠道传导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5.3.2 目前我国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
5.3.3 人口老龄化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机制
5.4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变量选择
5.4.2 数据处理与检验
5.4.3 vAR模型构建和最优滞后期的选取
5.4.4 Johansen(约翰逊)协整检验
5.4.5 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4.6 小结

6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
6.1 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6.1.1 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主要理论
6.1.2 成熟市场经济下的汇率传导机制
6.2 我国当前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导机制
6.2.1 我国汇率政策的演变
6.2.2 我国当前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导机制
6.2.3 我国汇率传导机制阻滞的因素分析
6.3 国内外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相关文献
6.4.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影响的作用机理
6.5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6.5.1 变量选择
6.5.2 数据处理与检验
6.5.3 VAR模型的建立和最优滞后期的选取
6.5.4 Johansen(约翰逊)协整分析
6.5.5 Grangel(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5.6 小结

7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
7.1 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7.1.1 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主要理论
7.1.2 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美日经验
7.2 我国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7.2.1 资本市场的规模问题
7.2.2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7.2.3 金融结构的影响
7.2.4 居民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
7.3 国内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相关文献
7.4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影响的作用机理
7.5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7.5.1 变量选择
7.5.2 数据处理与检验
7.5.3 VAR模型的建立和最优滞后期的选取
7.5.4 10hansen(约翰逊)协整分析
7.5.5 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7.5.6 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从理念到行动,打通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
8.2.2 从传承到创新,推进老年产业资产证券化改革
8.2.3 从借鉴到务实,推进我国养老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100度的感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