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0.25 4.4折 6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番红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番红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85193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基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场域,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呈现诸多深层次结构性转型困境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的社会矛盾论和系统分析法为学理依据,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借助于社会整合理论探讨和分析了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社会转型跨越与发展提升进程中积聚并不断遭遇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整合价值及其生成必要性自然出场。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接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彰显转型期助推我国社会整合新境域的清晰表达,对于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张番红,男,汉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在读博士后。自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先后参与课题若干项,并在《青海社会科学》、《国外理论动态》、《宏观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第一节 转型期是透视社会分化与整合的特定时空间场域
一 国内学者视野下的社会转型内涵结构
二 国外学者视野下的社会转型内涵历史轨迹
三 我国近现代以来的四次社会转型之旅
第二节 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理论阐释
一 西方社会整合理论的生成背景归纳与代表性观点审视
二 我国传统社会整合理论的背景归纳与代表性观点审视
第三节 转型期国内外社会整合理论的当代价值与有益启示
一 西方社会整合理论的选择性借鉴与当代启示
二 我国传统社会整合理论的选择性借鉴与当代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整合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整合的理论基础
一 人类社会是在实践发展中的矛盾有机体
二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 社会矛盾在实践发展中的永恒性
四 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指向消灭社会对立,构设“自由人联合体”
第二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唯物史观中蕴含的社会整合思想
二 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整合观表达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整合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 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整合理论
二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整合理论
第三章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的内在规定性
一 社会整合的动力中心旨在调适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关系
二 社会整合实践表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面临难得机遇
一 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诸要素变化给我国社会整合带来新机遇
二 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变化给我国社会整合带来新机遇
第三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遭遇严峻挑战
一 国际大环境风云变幻给我国社会整合带来挑战
二 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给我国社会整合带来挑战
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给我国社会整合带来挑战
第四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新问题
一 社会结构急剧分化
二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三 思想价值观念深刻变化
四 资源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第四章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转型期从传统体制向现代新体制的转换与变迁
一 优化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安排政府和市场关系
二 经济体制对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
三 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二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的探索与演进
一 改革开放前的集权化治理结构与管制型机械刚性社会整合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有机柔性社会整合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一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实现社会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二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中的社会整合探索与实践
三 新时期新阶段的和谐社会整合探索与实践
第五章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目标、任务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目标
一 理顺社会关系,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二 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 增进民族团结的稳固发展
四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中国梦”
第二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任务
一 依法治国基础上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
二 有效调节国家和个体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关系
三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 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三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基本原则
一 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二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稳定
三 坚持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四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遏制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第六章 转型期推进我国社会整合实践路径选择
第一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内在结构和着力点
一 制度是社会整合的基础和保证
二 经济是社会整合的“源代码”与核心前提
三 政治是社会整合的“阿莉阿德尼线”
四 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强化剂”
五 价值观是社会整合的重点与难点
六 民生是社会整合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七 法律是社会整合的依据和保障
第二节 转型期完善我国社会整合基本领域
一 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 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三 完善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
四 完善我国的文化整合体制
五 完善我国的生态整合体制
第三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机制体系框架结构分析
一 利益与收入分配调控机制
二 政治参与机制
三 社会沟通与流动机制
四 区域联动均衡与矛盾协调机制
五 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