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人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识人性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5.38 5.6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436895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入口,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gnothi seauton),那是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其答案的课题。人一生的际遇,无论是家庭、婚姻、职场或社会生活,遭遇到种种放不下也想不开的烦恼、纠葛和挫折,如果不从认识人性着手,探究性格形成的源头,就永远找不到解答。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不是天生或遗传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依据其人生目标,逐步发展而成,因此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从孩提时候,就会因为身体构造和环境的问题心生自卑感,而克服这个自卑感就成了一生中重要的目标。如果因为人的好胜心和虚荣心作祟,使得心理发展转向对于权力和认可的渴望,便会导致性格上的种种偏差,一辈子困扰著人们。而探究这个性格发展的偏差,让人认识到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动力,也就是社会情感,并且扩而充之,才能使人的生活回到正轨,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建立更充实的人际关系。

 

 

 

“认识人性”是阿德勒在维也纳社区大学开设的课程,每学期都有五百多个学生选课,一九二七年整理讲座内容出版后,更成为全球畅销书,也是阿德勒家喻户晓的作品。阿德勒一生主张“心理学要为生活和生命服务”,《认识人性》正是这个主张的代表作。

 

 

 

 

 

愿我的演说和这本书能够有助于照亮人性之路。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界三巨头。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医生、心理治疗师。自创“个体心理学”这一心理学体系,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一生主张“心理学要为生活和生命服务”,对后续的西方心理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著有:《神经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认识人性》(1927)、《神经症问题》(1932)

 

 

 

 

 

< 译者简介> 

 

区立远

 

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德国杜宾根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译有《一九三三:一个犹太哲学家的德国回忆》《疾病与权力》《山屋忆往:一个历史学家的临终追想》等。

【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部 概 说
导论 / 5
第一章:人的内心 / 19
一、内心生活的概念及其前提 / 20
二、心理器官的功能 / 21
三、朝着目标努力的内心生活 / 22
第二章:内心生活的社会性质 / 31
一、绝对真理 / 32
二、社群的强迫性 / 33
三、防卫和适应 / 35
四、社群情感 / 37
第三章:孩童与社会 / 39
一、婴儿的处境 / 40
二、种种挫折造成的效应 / 42
三、人是社会的动物 / 48
第四章:外在世界的印象 / 51
一、普遍的世界观 / 52
二、世界观的发展的种种元素 / 54
三、幻想 / 63
四、梦(概说) / 66
五、移情 / 67
六、对他人施加影响(催眠与暗示) / 69
第五章:自卑感和追求认可 / 75
一、幼年早期的处境 / 76
二、自卑感的补偿,对认可和优越的追求 / 78
三、主要轴线和世界观 / 87
第六章:为人生做准备 / 99
一、游戏 / 100
二、注意力与分心 / 102
三、过失和健忘 / 105
四、无意识 / 107
五、梦 / 116
六、天赋 / 127
第七章:两性关系 / 129
一、社会分工与两性社会 / 130
二、男人在当今文化中的优先地位 / 132
三、对女性劣势地位的偏见 / 139
四、逃避女性的角色 / 143
五、两性间的紧张关系 / 155
六、改善的尝试 / 157
第八章:手足 / 159
第二部 性格论
第一章:概论 / 171
一、性格的本质与形成 / 172
二、社群情感对性格发展的意义 / 177
三、性格的发展方向 / 182
四、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学派别 / 189
五、气质和内分泌 / 190
六、小结 / 197
第二章:攻击性的性格特征 / 201
一、虚荣(好胜心) / 202
二、妒忌 / 229
三、嫉羡 / 231
四、吝啬 / 234
五、仇恨 / 236
第三章:非攻击性的性格特征 / 241
一、避世 / 242
二、恐惧 / 244
三、胆怯 / 248
四、适应不足的症状:没有被驯服的本能 / 257
第四章: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 261
一、开朗 / 262
二、思想和表达方式 / 263
三、小学生心态 / 264
四、墨守成规和不知变通 / 265
五、卑躬屈膝 / 267
六、狂妄自大 / 270
七、情绪化 / 272
八、倒霉鬼和可怜虫 / 273
九、宗教狂 / 274
第五章:情绪 / 277
第一节:造成隔阂的情绪 / 279
一、暴怒 / 279
二、悲痛 / 283
三、情绪的滥用 / 284
四、作呕 / 286
五、恐惧(惊吓) / 286
第二节:使人拉近距离的情绪 / 289
一、快乐 / 289
二、同情心 / 290
三、羞耻心 / 291
附录:关于教育的一般注记 / 293
结语 / 30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