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执行为什么难:转型国家中的政府、市场与法院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院执行为什么难:转型国家中的政府、市场与法院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0.5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应茂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0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应茂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50979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6页
  • 字数 24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法治中国丛书
【内容简介】
  《法院执行为什么难:转型国家中的政府、市场与法院》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部分法院执行数据的分析,说明进入法院执行程序的质量如何影响执行的效果,以及法院在改善执行效果方面存在的局限。中国法院执行效果不好,原因在于转型社会中国家的作用“过了头”或者不到位。国家的作用“过了头”,本应该通过市场机制处理的国有企业问题没有通过市场来处理,由此导致执行程序成为处理国有企业问题的渠道;国家的作用不到位,对破产制度的投入不足,由此造成执行程序成为处理破产问题的渠道。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质量都不好,由此造成执行效果不好。即便法院的努力能够提高执行效率,法院的努力也很难回收那些本来就很难回收的债权,很难改善本来就难以改善的执行效果。
【作者简介】
  唐应茂,现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1997年和1999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2000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美国耶鲁法学院法律硕士(LLM)和法律科学博士(JSD,JurisprudenceScienceDoctor)学位。在纽约、香港和北京等地都工作过,有国际资本市场和跨国并购等方面的法律实务经验,并一直从事转型社会的金融、法院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上编什么样的案件进入执行?
第一章引论——中国法院执行的核心问题
一、现有理论的缺陷——法律、发展和纠纷筛选机制
二、为什么来自司法实践的声音没有得到关注?
三、国家的角色、纠纷的筛选机制和法院努力的局限
四、方法

第二章贷款合同执行中的“双高现象”
一、引言
二、如何检验贷款合同执行中的“双高现象”
三、国有企业呆账核销制度对执行的影响
四、其他几个可能影响执行的因素
五、小结

第三章微观合同要素对执行的影响
一、西方诉讼理论、判决执行和非市场化执行理论
二、数据和计量模型
三、描述统计和回归结果
四、小结

第四章解决纠纷还是申请执行?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纠纷和申请执行
二、如何验证裁判性影响执行这一假说?
三、数据范围、预期差异理论变量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变量
四、裁判性对申请执行的影响——描述性统计结果
五、裁判性对申请执行的影响——回归结果
六、建筑合同案件和金融合同案件表现的进一步解释
七、小结

第五章为什么执行程序处理破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执行制度=破产制度?
二、破产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三、执行法官讨论破产问题
四、执行组织机构的“破产化”
五、为什么不申请破产?
六、为什么要申请执行?
七、小结

下编法院的努力和局限
第六章判决和调解如何影响或者不影响执行?
一、为什么要进一步考察判决和调解对执行的影响?
二、沿海法院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
三、外部因素对判决、调解和执行三者关系的影响
四、西部法院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
五、小结

第七章强制执行措施、违约时间对债权回收率的影响
一、依法收贷和强制执行
二、研究数据、方法和结果
三、为什么强制执行率和回收率没有明显关系?
四、为什么1年是一个“坎”?
五、小结

第八章法院执行效果的真实改善和非真实改善
一、研究数据和方法
二、法院努力的成效——商事案件的表现
三、法院努力的限制——全部案件的表现
四、转移效应和抑制效应——法院执行效果的非真实改善
五、小结

第九章法院的努力和极限——历史能告诉我们什么?
一、执行效果和法院处理能力
二、为什么发生在1999年?
三、为什么执行不良率高位徘徊?
四、小结

第十章结束语——转型中国的执行
一、执行的实然性理论
二、应然性执行理论的具体社会背景
三、转型社会中的执行
四、法院的努力
主要参引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