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河秋歌 七君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河秋歌 七君子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1.05 5.4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大明 著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大明 著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出版时间 2016-08
  • 版次 1
  • ISBN 978754751118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2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发生在1936年11月上海的七君子事件,是影响中国现代史走向的重要历史事件。以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七人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国内尚未形成团结抗战局面时,不计个人得失,毁家纾难,致力于全国团结一致御侮。他们为此而遭到统治者的拘捕、关押,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声援、营救活动持续不断,直接引发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局面的及时形成。

【作者简介】

  潘大明,1961年9月出生,学者、作家、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人,著有《七君子之死》、《韬奋的人格发展轨迹》、《大写的中国人》、《中国神话故事》等,发表大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文化电视专题片,部分获全国、省市奖。曾任上海电视台新闻责任编辑、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责任编辑;现为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等。

【目录】

硝烟·战和·抗争

 

——1936年以及那个深夜……

 

1936年的中日两国

 

七人与救国会的成立

 

来自南京的压制

 

瓦窑堡的特使

 

到南京去请愿

 

国人难忘九一八

 

救国会与鲁迅葬礼

 

七人被捕的导火线

 

那个冬夜的故事

 

第二次被捕

 

不是凯歌却依然要高唱

 

七君子事件与1936年中国社会

 

 

发端·自强·健儿

 

——寻找他们的人生轨迹

 

爱国主义的萌生

 

爱国者的人格

 

外来文化和新爱国主义

 

求实精神与七人爱国特征

 

五四大潮中的健儿

 

五四运动对于七人的意义

 

    

 

警钟?国难?抗战

 

——从济南惨案到七七事变

 

警钟再次敲响

 

九一八?九一八……

 

囚禁看守所

 

禁止探视

 

女牢中的史良大律师

 

拒绝反省

 

开庭审判

 

爱国入狱运动

 

在七七事变炮声中迈出牢房

 

    

 

相聚?离别?远行

 

——期待一个崭新的中国

 

从武汉到重庆

 

孤身在皖北

 

在陪都重庆

 

转辗在红色根据地

 

威逼?利诱?出走

 

聚散的君子们

 

建立在苏北的丰碑

 

邹韬奋之死

 

为民主而战

 

李公朴最后的时刻

 

从上海到香港

 

相聚在五星红旗下

 


 

倾情?求实?诤言

 

——生命的白帆消逝

 

倾注在共和国事业中的热情

 

五人与民主党派

 

不灭的求实精神

 

教授的遭遇

 

一个部长的命运

 

对右派的回击

 

举杯声中与世长辞

 

乌云中流逝的生命

 

章乃器,大写的人生

 

“沙僧”之死

 

史良最后的历程

 

结 语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