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规划与管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规划与管理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2 3.7折 5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国君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7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国君 著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07610
  • 定价 5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3页
  • 字数 68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统编教材
【内容简介】

  环境规划是中央政府促进地方政府执行环保法规的重要手段。因此,环境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地方政府确保环境质量达标,主要内容是制订符合法规的环境质量改善方案,以及进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案优化。环境管理主要是环境行政部门依法执法的例行行动,包括信息管理、促进环境保护技术进步、核查、审批、问责和处罚违法者等。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本书主要按照环境介质论述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完善建议。全书共十章,分别为环境规划与管理总论、环境规划的一般模式、环境管理的一般模式、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与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固体废物管理、城市节能减碳规划与管理、农村和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主体功能区划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作为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对从事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宋国君,1962年9月生,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讲授环境政策设计与评估(博士生)、高级环境政策分析(硕士生)、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硕士生)、环境政策(本科生)、环境规划方法(本科生)等课程。
  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辽宁省本溪市环境保护局参加工作,在地方环保部门工作过11年,在市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和市环境科研所从事过管理、监测和科研工作。具有北京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硕士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政策设计与评估、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管理研究、环境规划研究、节能减碳政策和管理研究、环境能源资源定量评估和环境保护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4本。

【目录】

第1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总论

1.1环境问题及其管理框架

1.1.1环境管理概述

1.1.2环境管理体制分析

1.1.3环境管理机制分析

1.2环境规划概述

1.2.1概念

1.2.2环境规划分类及基本内容

1.2.3环境规划的性质

1.2.4环境规划的目标

1.3环境规划的地位、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1.3.1环境规划是重大基础性规划

1.3.2环境规划需要遵循已有法律法规

1.3.3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4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1.3.5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1.3.6环境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1.3.7环境规划与其他应用性相关规划

1.3.8环境规划的作用机制

1.4环境规划与环境法、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的关系

1.4.1环境规划落实环境法律的目标,并遵守环境法律

1.4.2环境政策规定具体的执法和守法行动

1.4.3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的例行活动

第2章环境规划的一般模式

2.1环境规划编制的一般模式

2.1.1环境规划的一般原则

2.1.2环境规划的一般内容和程序

2.1.3问题识别

2.1.4干系人确认

2.1.5目标确定

2.1.6行动方案设计和筛选

2.1.7实施计划制订

2.1.8控制和评估

2.1.9环境规划的表达方式

2.2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2.2.1社会经济发展基准年及情景分析

2.2.2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2.3行动方案的编制方法和优化

2.4环境规划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2.4.1成本分析

2.4.2效益分析

2.4.3成本效益分析

2.4.4社会影响分析

2.5环境规划实施方案和执行

2.5.1环境规划实施的界定

2.5.2环境规划实施的目标

2.5.3环境规划实施的一般模式

2.6环境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2.6.1评估方案设计

2.6.2评估标准

2.6.3评估内容

2.6.4评估结论与建议

2.7环境规划公众参与方法和技术

2.7.1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的一般模式

2.7.2推进环境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战略

第3章环境管理的一般模式

3.1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3.1.1主要问题原则

3.1.2确定性原则

3.1.3效率原则

3.1.4信息反馈原则

3.2管理机构及行政决策机制

3.2.1环境管理的干系人

3.2.2环境立法

3.2.3环境司法

3.2.4环境行政执法

3.2.5行政决策机制

3.3环境管理机制

3.3.1信息管理机制

3.3.2资金管理机制

3.3.3监督核查与协调机制

3.3.4问责与处罚机制

3.4环境管理绩效评估

3.4.1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含义、类型和要点

3.4.2评估指标体系

3.4.3评估程序

3.5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3.5.1环境管理体制总论

3.5.2环境管理体制的评估标准

3.5.3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3.5.4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现状

3.5.5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归纳

3.5.6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议

第4章中国环境管理制度

4.1总论

4.2环境规划制度

4.2.1政策目标

4.2.2政策框架和存在问题

4.2.3环境规划制度的完善

4.3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制度

4.3.1环境标准管理框架

4.3.2水环境保护标准管理

4.3.3大气环境保护标准管理

4.3.4其他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管理

4.3.5环境标准管理完善建议

4.4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4.4.1政策目标

4.4.2主要内容

4.4.3环评相关法律责任及处罚机制

4.4.4制度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4.5排污许可证制度

4.5.1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目标

4.5.2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4.5.3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效果

4.5.4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定位

4.5.5评估结论

4.5.6以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点源排放控制政策整合

4.6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4.6.1政策目标及框架

4.6.2管理对象

4.6.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实施

4.6.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核查机制

4.6.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奖惩措施

4.6.6环保模范城市制度

4.6.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效果及评价

4.7环境信息管理制度

4.7.1环境统计

4.7.2环境监测制度

4.7.3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

4.8企业环境管理

4.8.1环境守法

4.8.2企业环境管理标准

附表

第5章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与管理

5.1空气污染物、污染源及主要控制措施

5.1.1空气污染物

5.1.2空气污染源

5.1.3主要控制措施

5.2空气质量标准、监测与评估

5.2.1空气质量标准与达标判据

5.2.2美国空气质量标准及达标判据

5.2.3空气质量监测

5.3空气质量管理体制

5.3.1现行空气质量管理体制

5.3.2美国空气质量管理体制

5.3.3对我国的启示

5.4固定源排放管理

5.4.1管理现状

5.4.2美国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经验

5.4.3对我国的启示

5.5移动源排放管理

5.5.1我国移动源排放控制管理

5.5.2美国移动源排放控制管理

5.6面源排放管理

5.7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的一般模式

5.7.1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的问题存在

5.7.2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一般模式

5.8危险空气污染物管理

5.8.1我国危险空气污染物管理

5.8.2美国危险空气污染物管理

第6章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

6.1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总论

6.1.1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概念

6.1.2目标与属性

6.1.3定位与作用

6.1.4空间范围和时间尺度

6.1.5规划的依据

6.1.6流域水环境现状评估

6.1.7我国已有的相关规划

6.2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

6.2.1流域水环境保护相关规划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6.2.2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概念

6.2.3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设计

6.3国家级流域总体规划

6.3.1流域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定位

6.3.2流域总体规划的特性

6.3.3流域总体规划一般模式

6.4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

6.4.1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6.4.2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界定

6.4.3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一般模式

6.5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

6.5.1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概念

6.5.2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一般模式

6.5.3城市水环境保护数据核查

6.6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

6.6.1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

6.6.2流域水质监测

6.6.3流域水环境信息管理

6.6.4水环境保护规划管理

6.6.5工业点源的排放管理

6.6.6城市生活污水管理

6.6.7非点源排放管理

6.7城市生活污水绩效评估案例

第7章固体废物管理

7.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7.1.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利用状况

7.1.2管理目标

7.1.3政策框架分析

7.1.4管理机制分析

7.1.5政策完善建议

7.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规划与管理

7.2.1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初步评估

7.2.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规划一般模式

7.2.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

7.2.4建筑垃圾管理

7.2.5台北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经验

7.3危险废物管理

7.3.1总论

7.3.2工业危险废物管理

7.3.3医疗废物管理

7.3.4美国危险废物管理

第8章城市节能减碳规划与管理

8.1城市节能减碳规划一般模式

8.1.1干系人责任机制分析

8.1.2问题识别流程与关键技术

8.1.3目标体系确定

8.1.4方案清单与优选

8.1.5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8.1.6小结

8.2城市节能减碳管理

8.2.1管理体制与决策机制

8.2.2信息管理

8.2.3资金机制与管理

8.2.4协调与核查

8.2.5问责和处罚

8.2.6管理绩效评估

8.3德州市节能减碳规划与管理案例

8.3.1规划问题识别

8.3.2规划目标确定总体目标

8.3.3规划重点方案与行动路线图

8.3.4节能减碳管理机制建设

第9章农村和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

9.1农村和城镇环境问题

9.1.1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9.1.2城镇的环境问题

9.1.3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和行动

9.1.4农村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9.2农村环境规划与管理

9.2.1农村环境规划

9.2.2农村环境管理

9.2.3完善农村环境管理的建议

9.3小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

9.3.1小城镇环境规划

9.3.2小城镇环境管理

9.4生态县建设规划案例

9.4.1B生态县建设规划案例

9.4.2D县环境规划案例

第10章主体功能区划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10.1主体功能区区划

10.1.1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划

10.1.2国际上的主体功能区划实践

10.1.3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简介

10.2自然保护区管理

10.2.1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机构与管理权限

10.2.2自然保护区的信息管理

10.2.3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协调机制

10.2.4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资金机制

10.2.5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问责和处罚机制

10.2.6自然保护区管理绩效评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