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分析技术(吴良彪 )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分析技术(吴良彪 )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3.76 3.5折 3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良彪 主编;代学玉 副主编;乔南宁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15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良彪 主编;代学玉 副主编;乔南宁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12231213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工业分析技术》一书以案例教学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考虑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用性,体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全书共分十章,系统的介绍了试样的采集和制备、锅炉水和污水分析、气体分析、催化剂分析、添加剂分析、高分子材料分析、煤质分析、钢铁分析、肥料分析等内容。为培养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
吴良彪,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修专业是工业分析,工作26年,在工厂工作过一年。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教授基础化学课程和分析专业课程以及实训课程,包括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工业分析技术》《有机分析》《油品分析》,《分析化学实训》《仪器仿真实训》《油品分析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科研上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化工技术,主要是把分析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工业分析技术的任务001

二、工业分析技术的特点001

三、工业分析技术方法分类002

四、工业分析技术方法的标准化003

五、标准物质006

六、工业分析技术工作者的基本素质008

习题009

第一章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第一节概述010

一、采样的基本术语010

二、采样的目的011

三、工业物料的分类011

四、采样技术012

五、采样记录和采样安全013

第二节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013

一、采样工具013

二、采样程序(方案的制订)015

三、样品的制备与保存016

四、固体采样实例——商品煤样的采取方法017

五、试样的分解019

第三节液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022

一、采样工具023

二、一般液体样品的采集023

三、特殊性质的液体样品的采集025

四、试样的制备026

五、采样注意事项026

六、液体样品采样实例——工业过氧化氢采样026

第四节气体样品的采集和制备027

一、采样设备027

二、采样类型028

三、采样方法028

习题029

第二章水质分析

第一节概述030

一、水的资源分布及其所含杂质030

二、水质标准031

三、水试样的采集032

第二节水质指标035

一、浊度036

二、含盐量(S)036

三、硬度(H)036

四、碱度037

五、pH值037

六、溶解氧037

第三节水质指标间的关系037

一、硬度与碱度的关系037

二、酚酞碱度、酚酞后碱度和甲基橙碱度的关系038

三、pH与碱度关系039

四、氯化物与溶解固形物间关系040

第四节工业锅炉水质标准040

第五节浊度和溶解固形物的测定041

一、浊度测定原理041

二、仪器041

三、试剂及其配制041

四、测定方法042

五、注意事项042

六、允许差042

七、溶解固形物的测定(重量法)042

第六节pH的测定(电极法)043

一、原理043

二、仪器和试剂043

三、操作步骤044

第七节硬度的测定044

一、原理044

二、试剂044

三、操作步骤045

第八节碱度的测定045

一、原理045

二、试剂046

三、操作步骤046

第九节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铵滴定法)047

一、测定原理047

二、试剂047

三、测定方法048

四、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049

第十节溶解氧的测定050

一、原理050

二、仪器和试剂050

三、操作方法051

第十一节亚硫酸盐的测定051

一、原理051

二、试剂052

三、操作步骤052

第十二节磷酸盐的测定052

一、原理052

二、试剂053

三、操作步骤053

习题053

第三章水体污染与自净及检测

第一节水污染的基本概念055

一、水体污染055

二、水体污染源056

三、水体污染物057

第二节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058

一、感官性状污染058

二、耗氧有机物污染及富营养化污染059

三、有毒物质污染060

四、石油污染061

五、病原微生物污染061

六、放射性污染062

第三节水体的自净063

一、自净作用的概念与分类063

二、各类污染水体的自净064

第四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066

一、水质指标066

二、水质标准068

习题070

第五节有机化合物的测定070

一、化学需氧量070

二、生化需氧量073

三、总需氧量075

四、总有机碳076

第六节水体中常见有机污染物的测定077

一、挥发酚077

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79

三、油类081

习题082

第四章气体分析

第一节概述084

一、工业气体084

二、气体分析意义及其特点085

三、气体分析方法085

第二节气体试样采取085

一、采样方法086

二、气体体积的测量088

第三节气体化学分析方法090

一、吸收法090

二、燃烧法094

三、其他气体分析法100

第四节气体分析仪器101

一、仪器的基本部件101

二、气体分析仪器101

第五节气体分析实例——半水煤气分析103

一、化学分析法103

二、气相色谱法106

习题108

第五章催化剂宏观物性质及酸碱性金属分散度测定

第一节催化剂密度测定110

一、催化剂密度110

二、催化剂密度的测定方法110

第二节催化剂机械强度测定116

一、固定床催化剂压碎强度测定方法117

二、固定床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119

三、流化床催化剂磨损性能的测定120

第三节石油化工催化剂酸性的来源121

一、润载酸121

二、氧化铝121

三、硅酸铝122

四、合成沸石123

第四节碱性气体吸附-脱附法124

一、差热分析-热重分析法简介124

二、氨吸附-差热法124

三、气相色谱法127

四、程序升温脱附法(TPD)131

五、红外光谱测定酸性134

六、其他方法139

第五节化学吸附法测定金属分散度141

一、氢吸附法141

二、氢氧滴定法143

习题145

第六章石油产品添加剂分析

第一节燃料油添加剂基础知识146

一、汽油抗爆剂147

二、抗氧防胶剂149

三、抗磨剂149

四、清净分散剂150

第二节润滑油脂添加剂基础知识152

一、清净剂152

二、分散剂154

三、抗氧抗腐剂155

四、黏度指数改进剂156

五、降凝剂158

第三节石油产品添加剂类分析159

一、清净剂和分散剂技术要求159

二、抗氧抗腐剂技术要求160

三、石油黏度指数改进剂技术要求161

四、石油降凝剂技术要求161

习题162

石油添加剂项目分析

实验一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滴定法)163

实验二添加剂中有效组分的测定方法169

实验三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配位滴定法)171

实验四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水分测定法(电量法)176

实验五抗氧抗腐添加剂热分解温度测定法(毛细管法)179

第七章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及物理性能测试

第一节高分子材料的外观和用途181

一、高分子材料的外观182

二、高分子材料的用途182

第二节显色和分离提纯试验183

一、塑料的显色试验183

二、橡胶的显色试验185

三、鉴别187

四、分离提纯试验187

第三节元素检测187

一、钠熔法187

二、氧瓶燃烧法188

三、元素的定量分析190

第四节塑料的鉴别和分析191

一、聚烯烃191

二、苯乙烯类高分子192

三、含卤素类高分子193

四、其他单烯类高分子194

五、杂链高分子及其他高分子196

第五节橡胶的鉴别和分析199

一、定性鉴别199

二、定量分析200

第六节添加剂201

一、增塑剂201

二、抗氧剂203

三、填料203

四、防老剂204

五、硫化剂205

习题205

第七节塑料的吸水性及含水量测定206

一、塑料的吸水性206

二、塑料的水分测定207

第八节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测定208

一、概念208

二、塑料和橡胶的密度及相对密度的测定209

第九节溶解性和黏度211

一、溶解性211

二、黏度的表示212

三、黏度的测定212

第十节透气性和透湿性213

一、透气性及其测定213

二、透湿性及其测定215

第十一节未硫化橡胶的硫化性能217

一、门尼黏度试验217

二、门尼焦烧试验218

三、硫化性能试验218

习题219

第八章煤质分析

第一节概述220

一、煤的组成和分类220

二、煤的分析项目221

第二节煤的工业分析222

一、水分的测定222

二、灰分的测定225

三、挥发分的测定228

四、煤中固定碳含量的计算及各种基准的换算229

第三节煤中全硫的测定230

一、艾氏卡法231

二、高温燃烧-酸碱滴定法232

三、库仑滴定法234

第四节煤发热量的测定235

一、发热量的表示方法235

二、发热量的测定方法——氧弹式量热计法236

习题238

第九章钢铁分析

第一节概述240

钢铁材料的分类240

第二节钢铁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241

一、钢铁样品的采取242

二、钢铁样品的分解243

第三节钢铁中碳的测定244

一、概述244

二、钢铁中总碳的测定244

第四节钢铁中硫的测定249

一、概述249

二、钢铁中硫的测定249

第五节钢铁中磷的测定253

一、概述253

二、钢铁中磷的测定254

第六节钢铁中锰的测定257

一、概述257

二、钢铁中锰含量的测定257

第七节钢铁中硅的测定262

一、概述262

二、钢铁中硅的测定262

习题267

第十章肥料分析

第一节氮肥分析268

一、氮含量的测定269

二、尿素的质量分析270

第二节磷肥分析275

一、有效磷含量的测定275

二、游离酸含量的测定279

第三节复混肥分析279

一、复混肥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钠重量法280

二、复混肥中游离水分的测定——真空烘箱法281

习题281

附录

附录一实验室常用的酸碱的相对密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283

附录二实验室常用的基准物质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283

附录三实验室常用物质的分子式及摩尔质量284

附录四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287

附录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87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