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博文中的社会政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博文中的社会政策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1.22 5.7折 5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钧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钧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28451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7页
  • 字数 36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者唐钧2003年以来一直尝试向公众普及社会政策知识,先后写了400多篇千字短文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博文中的社会政策》从中选出120篇,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健康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等诸多方面。将其分类并按时间排序,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所关注的“民生”热点,以及作者对这些热点以社会政策的视角作出的评论和诠释以及提出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唐钧,上海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获硕士(M.Phil)学位。现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学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从1986年开始从事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研究,共做了70多个相关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个,国家部委委托课题24个,国际组织委托课题11个,其余为地方政府委托课题。发表和出版论著近600余万字。主要论著有:《中国社会》、《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广东省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城市贫困群体社会保障政策与措施研究》、《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等等;并为“社会蓝皮书”撰稿人。
【目录】
社会保障
实现“制度全覆盖”是一项重大惠民政策
残疾人的就业与社会保障
中国需要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福利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是一个政治抉择
调整退休金政府要淡定
新农保是个好东西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必须突破“保险思维”
谁来保障中国人养老?
延长退休年龄:中国的选择千万要谨慎
“柔性退休”这把钥匙开的是哪一把锁?
失业保险再不改革就要废了
1000万安度余生:靠谱吗?
社会保障:个人缴费、企业缴税
社会保障:“费”与“税”有何不同?
社会保障会自然而然缩小贫富差距吗?
促进消费和社会保障
为什么要发高龄津贴?
城镇社保转移接续的“政策马赛克”
退保潮再现:好事难谐的社会政策思考
新农保:2009年社保改革的最大亮点
新农保的“软肋”
新老合璧:农村社会养老走上通途
社会保障: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社会保障:稳定的心理预期最重要
社会保障投入须力争“多赢”的结果
养老保障: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及解决方案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须三思而行谋定而动
规定社保缴费年限:合理但亟待人性化
“老索比”的归宿
面向全民:嘉兴社保经验值得关注
灾后重建与社会保障
“社保流动”真有那么难吗?
广州社保案的警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社保基金:从“口袋转移”说起
让人左右为难的社保基金
企业年金是“富人俱乐部”
建设有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问题:我们该不该担心?
6000亿元“空账”究竟意味着什么?
保险基金的保险:立法加社会行动
医疗卫生
民营医院大有可为
对“按病种付费”先说几句丑话
把“悟”出来的神医再“悟”回其本相
生育保障是全民族的大事
新医改:解铃还须系铃人
美国“医改”为既得利益所干扰
新农合:好消息中显瑕疵
医疗救助是医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疗保险制度应该作出调整
小睿坤的命运也在等待奇迹的到来
公立医院改革向何处去?
全覆盖:十二年太久,只争朝夕
新医改征询:达成社会共识最重要
新医改:政府失灵和准市场理论
家庭病床是个好东西
“医保定点”造成大医院的垄断地位
医改新方案:目标必须是“全民”
“最不难最不贵”局长该修理了
“基本医保覆盖城镇居民”的政策解读
卫生部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医疗服务是私人产品吗?
医生的劳动报酬靠挂号费调整合理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改的突破口
建立医院间人才流动与共享机制
“医托”屡禁不绝的社会经济原因
医院“平价”之惑
公民的健康权不容忽视
医疗体制改革:我们可以怎么办?
买得起宝马再来看病
让中国人普遍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扶贫救助
中国农村有两种贫困线
以扶贫帮困吹响凝聚人心的“集结号”
社会救助的专业化与社工介入
社会救助是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
低保标准的调整机制
应该重视灾后重建的社会评估
预防灾害及中国经验
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和错保、漏保
怎样理解低保政策的实施现状
农村低保还少100个亿
农村低保的果实已经成熟
中国的老年贫困问题及其原因
小额贷款:经济学的解释并非唯一
钻低保制度的空子不可取
全民低保指日可待
“五保供养”亟盼应保尽保
农村减贫:扶贫与救助须分工合作
失业大学生“纳入低保”是个政策误区
低保制度的优缺点及对策
事关子女教育:低保应有情操作
当贫困成为“世袭罔替”
“扶贫资格”岂容强卖
“保命钱”被滥用:根子在哪里?
城市低保与社区民主
农村五保:“黄宗羲定律”已有应验
解析减贫速度减慢之疑
保护低保制度与保护就业积极性
让低保对象在社区当义工的三个好处
流浪乞讨:建立普遍的城乡低保制度才能治本
“年夜饭”暴露“救助管理”的尴尬
慈善事业
郭美美事件的“蝴蝶效应”
百亿慈善愿景缩水:谁的尴尬
“巴比慈善夜宴”后遗症的诊治
巴比劝善与中国国情
慈善募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的理解与现代慈善事业究竟有多远?
不堪重负的“慈善”
不可思议的“索捐”
政府派捐与慈善事业
慈善行为与政府救助
慈善捐款减免税:谁优惠谁?
社会公益事业又添生力军
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吗?
“捐款秀”的背后
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住房政策
保障房出路何在?
奇谈怪论:买不起房是因为我的收入增加了
公租房的利与弊:我们再来算算账
公租房的利与弊:我们怎么如此健忘?
保障性住房:哪种政策是最佳选择?
住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
如果高房价与升斗小民没有关系
住房权是基本人权
住房保障和安居乐业
公积金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错!
国务院参事室出了个好主意
城市中民间租房市场应得到保护
住房公积金问题引出的改革思路
任志强说得没有错
就国情讨论“正”“反”房贷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