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光通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光通信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33.43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黎原平 著;朱勇 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黎原平 著;朱勇 译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121122002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9页
  • 丛书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数字光通信》是光通信领域的最新力作,内容涵盖高级数字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高级调制格式的光信号产生方法及在噪声、色散、非线性等因素影响下接收机的性能估计方法;差分相移键控、连续相位调制、多进制幅度和相移键控、光最小频移键控及双二进制等多种基于相干光传输的高级数字调制格式的性能及其涉及的相干检测、滤波技术;使用时间透镜和自适应电光均衡进行光脉冲压缩、电域自适应均衡、光孤子传输、光正交频分复用等能够对抗或者容忍光纤色散的光域/电域处理方法;多种调制格式的实验或仿真结果比较。
《数字光通信》内容较为前沿,是近年来光通信界在“更宽、更远”方向上实践探索的一个小结,可作为光通信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为从事光通信前沿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LeN.Binh(黎原平)博士在越南获得学士学位(第一期和第二期)并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科伦坡计划奖学金,进入澳大利亚继续大学生涯。1975年和1980年在澳洲西部Nedla.ds的westernAustralia(西澳)大学分别获得电子工程BE(Hons)和集成光电子学PhD.在澳大利亚csIR0(联邦科学工作研究组织)担任研究科学家开发并行微计算系统三年后,于1980年加盟Monash(莫纳什)大学电气工程系。1995年被任命为Monash大学的高级讲师(副教授)。
Binh博士的工作经历还履及德国慕尼黑的西门子AG公司中心研究室光通信组和英国Harlow的北电网络高级技术中心。2007——2008年,担任德国基尔ChristianAlbretchs大学工程系的客座教授。
Binh博士在前沿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已发表25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线性/非线性集成光子学、光通信和光域信号处理,其专著《光域信号处理》于2007年由CRC出版社出版。他是IEEE(USA)、美国光学协会(SPIE)和IET(UK)的会员,还任职于很多国际会议的技术程序委员会,也是多份国际前沿期刊、多项澳大利亚及国际研究资助计划的评阅人。
Binh博士在为电气/电子和计算机系统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信号处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传播和光通信等课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目录】
第1章概述
1.1数字光通信和光传输系统:挑战性问题
1.2关键技术
1.3本书章节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光发送机
2.1光调制器
2.2归零光脉冲
2.3差分相移键控
2.4各种调制格式的产生
2.5数字调制方式的频谱特性
2.6总结
习题长距离传输系统中的高级调制格式
参考文献

第3章光接收机和传输性能
3.1引言
3.2数字光接收机
3.3二进制幅度调制格式的性能估计
3.4不同调制格式下光接收机的量子极限
3.5二进制相干光接收机
3.6DPSK和MSK的非相干检测
3.7传输损伤
3.8光通信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器
3.9性能估计
3.10光源线宽的影响
3.11总结
3.12附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相干光传输
4.1相干检测
4.2相干与非相干光传输技术
4.3光滤波器和相位比较器
4.4连续相位和差分相位的相移键控
4.5光纤传输与非线性
4.6多电平光调制:基本理论
4.7相干0FDM
4.8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差分相移键控光系统
5.1引言
5.2光DPSK调制与格式
5.3DPSK传输实验
5.4DQDSK调制格式
5.5不同格式及ASK和I)PSK的比较
5.6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DQOPSK光通信系统的MATLABSimulink模型

第6章连续相位调制格式光系统
6.1引言
6.2光MSK调制信号的产生
6.3多进制CPFSK调制光信号的检测
6.4二幅度光MSK格式
6.5光最小频移键控
6.6仿真结果与讨论
6.7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多进制幅度和相移键控光传输
7.1引言
7.2幅度和差分相位调制
7.3MADPSK光传输
7.4传输性能
7.5星形16进制QAM光传输
7.6不带相位估计的相干接收机
7.7总结
7.8其他用于100Gbps以太网传输的多电平、多子载波调制格式
7.9结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光MSK信号的鉴频接收机
8.1OFDR的工作原理
8.2接收机建模
8.3接收机设计
8.4光鉴频滤波器的最佳带宽和中心频率的选择
8.5接收机性能
8.6OFDR对色散的鲁棒性
8.7二电平光最小频移键控(MSK)
8.8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部分响应和单边带调制格式
9.1部分响应:双二进制调制格式
9.2双二进制直接检测接收机
9.3系统传输和性能
9.4密集波分复用残留边带调制光传输
9.5单边带调制
9.6结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时间透镜和自适应电光均衡
10.1引言
10.2空时对偶性和均衡
10.3传输与均衡的仿真
10.4160Gbps传输系统中的均衡
10.5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光传输系统中的电信号处理
11.1引言
11.2电域数字处理均衡
11.3均衡传输函数的系统性能
11.4光传输中双二进制调制格式的电域线性倍采样均衡器
11.5MSK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MLSE均衡器
11.6光MSK系统的MLSE均衡器
11.7MLSE方案性能
11.8光信号传输的不确定度
11.9各种调制格式的电域色散补偿
11.10结论
参考文献

第12章光孤子传输
12.1引言
12.2非线性传播理论基础
12.3孤子求解方法
12.4基态孤子和高阶孤子
12.5基态孤子的相互作用
12.6孤子脉冲传输系统和逆散射法
12.7光纤中孤子对的相互作用
12.8孤子的产生
12.9总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OFDM光传输系统
13.1引言
13.2光OFDM传输系统
13.3针对100Gbps以太网的OFDM和DQPSK格式
13.4总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带光放大的长距离传输系统和网络中各种调制格式的比较
14.1明确调制方式抗损伤特征
14.2幅度、相位和频率调制格式之比较
14.3调制格式与全光网
14.4混合40Gbps和10Gbps的光网络中相邻10/40Gbps信道的影响:328kmSSMF+可补偿320km色散的DCF
14.5超快光网络
参考文献
中英文术语对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