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中医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冠心病中医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8.83 6.0折 4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洪欣 主编;张明雪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5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洪欣 主编;张明雪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1812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537千字
【内容简介】
《冠心病中医研究》是中医学关于冠心病发病、证候演变规律等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学术专著,是有关医学科学工作者对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冠心病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冠心病中医研究》首先通过对古今医论的文献学梳理,即从《內经》、《伤寒论》、《金匱要略》、《脾胃论》、《医林改错》及易水、新安学派等的中医理论入手,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对中医在冠心病(胸痹)诊治方面的认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使读者能够全面地认识冠心病。书中采用决策树、神经网络、概率转移矩阵等统计学方法对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证候要素、证候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冠心病的常见证候要素(寒、痰、气、瘀、虚等),并由这些证候要素构成冠心病4期12个证型的证候特征,从而总结了冠心病的证候演变规律,认为气(阳)虚和情志两个证候要素贯穿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始终。书申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整理,总结出临床冠心病的常见病因——阳虚、痰浊、血瘀、寒凝、气滞等,这与证候学研究结果相一致,并提出益气活血、温阳养心、温阳通脉、理气活血、益气化痰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验证临床治疗大法;运用现代造模方法造成(心)阳虚血瘀型大鼠模型:应用温阳活血中药复方调控冠心病血小板內受体一配体、信号转导,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应用益气活血法研究其防治动脉硬化炎症的机理;明确了中医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內受体一配体、信号转导,有效调节血脂代谢,抑制NF-KB及其靶基因产物VCAM-1表达的功效,对冠心病的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结合临床病例,阐释了冠心病治法在临床实践申的具体应用。

  《冠心病中医研究》将古今医论、证候学研究、临床病例分析和实验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地验证了中医药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对临床辨证分型、处方用药和实验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为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
【目录】
第1篇 古今医论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1 应用《内经》理论防治冠心病研究概况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预防

  1.4 治疗

  1.5 展望

 2 《伤寒论》相关理论在冠心病及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2.1 心阳虚损——温通心阳

  2.2 病势危急——回阳救逆

  2.3 阴阳两虚——通阳复脉

  2.4 评述与展望

 3 《金匮要略》之胸痹证治方略

  3.1 胸痹的病位

  3.2 胸痹的病因病机

  3.3 胸痹的治法

  3.4 药理研究

 4 从脾胃防治冠心病研究概况

  4.1 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理论研究

  4.2 从脾胃分型论治冠心病

  4.3 冠心病与脾胃相关的现代临床研究

  4.4 从调理脾胃入手预防调护冠心病

  4.5 存在问题与展望

 5 从血瘀论胸痹的研究概况

  5.1 胸痹总因血瘀

  5.2 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法则,对胸痹进行辨证论治

  5.3 存在问题与展望

 6 新安学派治疗冠心病述略

  6.1 新安学派缘起及其学术特点

  6.2 新安学派对冠心病的总体认识

  6.3 新安学派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6.4 新安学派对冠心病辨证论治的认识

  6.5 结语

 7 易水学派治疗冠心病述略

  7.1 易水学派学术源流及特点

  7.2 易水学派对冠心病证候表现的认识

  7.3 易水学派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7.4 易水学派对冠心病辨证论治的认识

  7.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篇 冠心病证侯学研究

 8 冠心病证候学研究背景

  8.1 目的和意义

  8.2 证候要素

  8.3 证候特征

  8.4 证候演变规律

 9 冠心病证候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9.1 证候要素、证候特征、演变规律的问卷研制

  9.2 冠心病证候特征

  9.3 冠心病证候演变规律

  9.4 结果分析与评述

  参考文献

第3篇 冠心病基础研究

 10 概述

  10.1 冠心病阳虚证和血瘀证研究概况

  10.2 冠心病血小板内受体-配体、信号转导及血小板功能、形态变化研究概况

  10.3 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研究近况

 11 温阳活血中药复方调控冠心病血小板内受体、信号转导的作用机理研究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1.3 实验结果

  11.4 讨论

  11.5 结论

 12 益气活血法防治动脉硬化炎症反应的机理研究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实验结果

  12.4 讨论

  1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篇 临床心得和病案举隅

 13 对“气虚血瘀”在冠心病发病中作用的认识

 14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

  14.1 益气活血法是冠心病的基本治则

  14.2 立法组方.机圆法活

  14.3 典型病例

 15 温阳养心法治疗冠心病

  15.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5.2 关于治疗方法

  15.3 诊病思路

  15.4 温阳通脉汤的药物配伍及药理作用分析

  15.5 典型病例

 16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16.1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举验

  16.2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依据

  16.3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的组方配伍意义

  16.4 补阳还五汤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17 参芪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胸痹(气虚痰瘀证)的临床应用

  17.1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17.3 诊治体会

 18 理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19 从心肝论治冠心病心得

参考文献

附图1 光镜下心、主动脉、肺、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

附图2 电镜下各组大鼠血小板形态学改变

附图3 肉眼及光镜下各组兔子主动脉形态学改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