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计算:技术、架构及应用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雾计算:技术、架构及应用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5.75 3.3折 7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实 彭木根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闫实 彭木根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1584025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5页
  • 丛书 物联网核心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未来5G和物联网时代的雾计算技术、架构和应用。本书内容共11章,分为三部分。第1~4章介绍能够实现雾网络中设备的通信和管理的各种技术,包括和云的交互、相关带宽需求的管理,以及边缘设备如何相互协同工作以满足要求等。第5~7章阐述雾应用中涉及的两个基本组件:存储和计算。第8~11章讨论雾架构的应用,以及为实现这些应用需要面对的挑战。本书适合云计算、雾计算、5G、物联网等领域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ChiangMung,普渡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之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教授。2013年4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NSF)宣布,ChiangMung因在无线网络创新理论和实际应用融合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获得NSF艾伦·沃特曼奖。作为EDGE实验室创办人,ChiangMung和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可有效分析无线局域网网层间复杂信息交互情况的新方法,已完成网层间信息交互脉络特性图绘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频谱资源优化、互联网拥塞控制、云计算资源公平分布等领域的更优技术方案制定。
【目录】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雾的通信与管理
第1章ParaDrop:家用网关的边缘计算平台2
1.1引言2
1.1.1通过ParaDrop实现无线网关的多重任务管理及相关应用3
1.1.2ParaDrop平台的性能4
1.2在ParaDrop平台上实现服务5
1.3为ParaDrop平台开发服务7
1.3.1依托ParaDrop平台实现监控摄像头业务7
1.3.2依托ParaDrop平台实现环境传感器业务10
参考文献10
第2章管理带宽11
2.1引言11
2.1.1利用雾12
2.1.2家庭问题的解决方案12
2.2相关研究14
2.3信用分配和最优信用支出15
2.3.1信用分配15
2.3.2最优信用支出17
2.4在线带宽分配算法18
2.4.1估计其他网关的支出18
2.4.2在线信用支出决策和应用优先级设置20
2.5设计与实现20
2.5.1流量和设备分类22
2.5.2速率限制引擎22
2.5.3流量优先级设置引擎23
2.6实验结果24
2.6.1速率限制24
2.6.2流量优先级设置25
2.7网关共享结果26
2.8结论29
致谢30
附录2.A30
参考文献33
第3章面向雾网络的社交感知协作D2D与D4D通信35
3.1引言35
3.1.1从社交信任和社交互惠到D2D协作36
3.1.2智能电网:社交感知协作的D2D和D4D通信的物联网案例37
3.1.3主要结论39
3.2相关研究39
3.3系统模型40
3.3.1物理(通信)图模型40
3.3.2社交图模型42
3.4面向雾网络的社交感知协作D2D和D4D通信概述42
3.4.1基于社交信任的中继选择43
3.4.2基于社交互惠的中继选择43
3.4.3基于社交信任和社交互惠的中继选择47
3.5网络辅助中继选择机制48
3.5.1互惠中继选择循环发现48
3.5.2NARS机制49
3.5.3NARS机制的特性51
3.6仿真53
3.6.1ER社交图53
3.6.2基于实际追踪的社交图56
3.7结论58
致谢59
参考文献59
第4章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性能(来自你的智能设备)62
4.1为什么需要提供更好的性能62
4.2需要在哪里提供更好的性能63
4.3需要提供什么性能并且怎样提供64
4.3.1透明度64
4.3.2可预测性能68
4.3.3开放性73
4.4结论74
致谢75
参考文献75
第二部分雾的存储与计算
第5章提高通信效率的分布式缓存80
5.1引言80
5.2微微缓存81
5.2.1系统模型81
5.2.2来自帮助者节点的
自适应流84
5.3用户缓存85
5.3.1基于簇的缓存和D2D通信85
5.3.2基于ITLinQ的缓存和通信…88
5.3.3编码组播93
5.4结论和展望96
参考文献96
第6章无线视频雾网络:错误可恢复的实时协作数据流99
6.1引言99
6.2相关研究102
6.3系统运行和网络模型103
6.4问题建模和复杂度105
6.4.1NC数据包选择优化106
6.4.2广播者选择优化107
6.4.3复杂度分析108
6.5VBCR:一种用于实时视频且能实现协作恢复的分布启发式算法108
6.5.1初始信息交换108
6.5.2协作恢复109
6.5.3更新信息交换111
6.5.4视频数据包转发112
6.6仿真结果113
6.7结论116
参考文献117
第7章弹性移动终端云:借助移动终端提供边缘的云计算服务119
7.1引言119
7.2设计领域及实例121
7.2.1Mont-Blanc121
7.2.2计算与充电并行处理122
7.2.3FemtoCloud123
7.2.4Serendipity125
7.3FemtoCloud性能评估126
7.3.1实验设置126
7.3.2FemtoCloud仿真结果127
7.3.3FemtoCloud原型评估130
7.4Serendipity性能评估131
7.4.1实验设置131
7.4.2Serendipity性能增益132
7.4.3网络环境的影响132
7.4.4工作属性的影响136
7.5挑战137
参考文献138
第三部分雾的应用
第8章雾计算在未来汽车行业中的作用142
8.1引言142
8.2当前的汽车电子架构143
8.3汽车E/E架构的未来挑战及解决策略145
8.4未来汽车——车轮上的雾节点149
8.5凭借实时计算和时间触发技术实现车轮上的确定性雾节点150
8.5.1通过虚拟化解决可扩展性挑战的确定性雾节点151
8.5.2解决连接和安全挑战的确定性雾节点152
8.5.3汽车应用中确定性雾节点的新用例——全车虚拟化154
8.6结论155
参考文献155
第9章现场网络的位置寻址156
9.1引言156
9.1.1现场网络156
9.1.2现场网络面临的挑战157
9.2位置寻址158
9.3SAGP:现场的无线位置寻址160
9.3.1SAGP处理流程160
9.3.2SAGP重传启发式算法161
9.3.3SAGP数据包传播示例162
9.3.4跟随发送:有效的SAGP数据流动163
9.3.5迎接挑战164
9.4地理路由:将GA延伸到云端165
9.5SGAF:大规模GA的一种多层架构166
9.5.1不同层之间的桥接167
9.5.2混合安全架构168
9.6AT&T实验室的位置辅助多播架构169
9.7两个GA应用实例170
9.7.1PSCommander170
9.7.2位置辅助多播游戏172
9.8结论174
参考文献174
第10章面向智慧星球的分布式在线学习和流处理175
10.1引言:智慧星球175
10.2实例问题:交通运输177
10.3流处理特征178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