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学考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律学考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9.07 5.0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勤华 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勤华 编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04-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4166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04页
  • 丛书 法学文库
【内容简介】
律学,与经学、玄学、理学等一样,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学术,作为中国古代法学的主体部分,其发展演变不仅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实际运作有着指导意义,而且对中国古代法学的成长以及整个学术的发达,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与研究经学、玄学和理学等的著作汗牛充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自清末至今,在律学研究领域,海内外尚无一部著作面世。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遗憾。
《律学考》将编者多年来收集到的30余篇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律学研究的论文汇集(编译)在一起,对中国律学的基本内涵、特征、发展演变以及与中国古代法学、吏学、谳学和讼学的关系,秦汉、魏晋、隋唐以及宋明清各个朝代律学之诞生和发展的进程,先秦名学对秦汉之后律学的诞生与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考证与研究。
《律学考》的编辑出版,填补了中国学术界在古代律学研究方面的空白。不仅适合法学专业的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阅读,也可以作为哲学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何勤华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现为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念书。1982年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入华东政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84年12月毕业,留本校法制史教研究任教至今。1987年9月任讲师,1990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10月起,作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8年7月,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1999年10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目录】
总序
中国传统律学述要
中国古代的法学、律学、吏学和谳学
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律家律学律治而无法家法学法治说
秦汉律学考
两汉律学考
何勤华点校
论支那律令法系的发达——兼论汉唐间的律学
设律博士议
中国古代魏晋律学研究
论张斐的法律思想——兼及魏晋律学与玄学的关系
张斐的《律注要略》及其法律思想
张斐法律思想述评
唐代律学的创新及其文化价值
《故唐律疏议》研究
奈良时代的大学寮明法科
日本律令的注释书
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律十二卷音义一卷的研究
东京大学法学部所藏的明律注释书——《大明律例谚解》《大明律例译义》《大明律例详解》
《法缀》——一份可贵的明代法律文献目录
陆柬《读律管见》辑考
《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考
清代律学及其终结
清代律学及其转型
清代私家注律的解析
清代注释律学特点
清代私家释律及其方法
沈家本与中国古代律学
律学衰因及其传统评价
律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附录
先秦名家学派法律观阐释——以理论逻辑的分析为主体
论中国古代法学与名学的关系
20世纪初中国法学转型的两点思考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