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E FDD网络规划与设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LTE FDD网络规划与设计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2.74 3.7折 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鸿雁、朱晨鸣、王太峰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鸿雁、朱晨鸣、王太峰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5325044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41页
  • 字数 691千字
【内容简介】
  《LTEFDD网络规划与设计》分为理论篇、规划篇、设计篇、实践篇4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LTE完整的体系架构、网络演进以及网络规划和建设的知识等,其中理论篇涉及EPC网络、E-UTRA网络和承载网3章内容,规划篇介绍了核心网、LTE无线网、承载网的规划,设计篇涉及核心网、LTE室外宏站及室内分布系统、承载网的设计,实践篇给出了LTE设计案例。
  《LTEFDD网络规划与设计》适合各大设计院从事LTE网络规划、设计以及对LTE网络规划有兴趣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述
1.1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1.1.1移动通信发展史
1.1.23G的应用
1.1.3未来移动通信趋势
1.2LTE的发展
1.2.1标准化组织
1.2.2LTE标准进展
1.2.3LTE业务与应用
1.2.4LTE商用进展
1.2.5LTE产业发展
1.3LTE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特点
1.3.1需求分析
1.3.2覆盖规划与链路预算
1.3.3容量规划与规模估算
1.3.4性能仿真
1.3.5参数规划

理论篇
第2章EPC网络
2.1引言
2.2EPC架构及功能
2.2.1网络架构
2.2.2网元功能
2.2.3接口协议
2.2.4系统标识
2.3典型流程
2.3.1EPS状态管理
2.3.2移动性管理
2.3.3会话管理流程
2.4EPS承载与QoS机制
2.4.1EPS承载
2.4.2QoS
2.4.3QoS参数的映射
2.5安全机制
2.5.1安全架构
2.5.2密钥和鉴权
2.5.3EPS系统密钥体系结构
2.6容灾机制
2.6.1MMEPool概念
2.6.2功能及特点
2.7策略控制与计费(PCC)
2.7.1PCC架构、功能实体与接口
2.7.2PCC的作用及规则

第3章E-UTRA网络
3.1引言
3.2LTE网络架构模型
3.2.1网络结构
3.2.2空中接口高层协议
3.2.3E-UTRAN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无线协议架构
3.3LTE关键技术
3.3.1OFDM
3.3.2MIMO
3.3.3链路自适应
3.3.4小区间干扰抑制
3.4LTE物理层规范
3.5LTE帧结构
3.6物理层的资源调度单位
3.6.1空间资源调度
3.6.2RE与RB
3.6.3REG与CCE
3.7物理信道
3.7.1上行物理信道
3.7.2下行物理信道
3.8信道映射
3.8.1上行信道映射
3.8.2下行信道映射
3.9编码、扰码与调制
3.9.1信道编码
3.9.2扰码
3.9.3信号调制
3.10物理层过程
3.10.1小区搜索
3.10.2随机接入
3.10.3功率控制
3.11无线资源管理
3.11.1分组调度管理
3.11.2切换管理
3.11.3接入控制
3.12LTE-Advanced关键技术及演进
3.12.1LTE-Advanced的演进方向
3.12.2载波聚合
3.12.3Relay
3.12.4CoMP

第4章承载网
4.1引言
4.2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4.2.1MSTP定义
4.2.2MSTP技术发展阶段
4.2.3MSTP技术优势
4.2.4MSTP关键技术
4.3波分复用系统
4.3.1波分复用技术的概念
4.3.2波分复用技术的优点
4.3.3DWDM技术简介
4.4光传送网(OTN)
4.4.1OTN技术背景
4.4.2OTN技术相关标准
4.4.3OTN关键技术
4.4.4OTN技术特色
4.5分组传送网(PTN)
4.5.1PTN的实现技术
4.5.2MPLS-TP标准中的关键问题
4.5.3PTN的应用前景展望
4.6IP化无线接入网(IPRAN)
4.6.1IPRAN承载网技术主要特点
4.6.2IPRAN技术本质和优势

规划篇
第5章核心网规划
5.1核心网规划范围及流程
5.1.1核心网规划范围
5.1.2核心网规划流程
5.2核心网组网方案
5.2.1融合组网
5.2.2LTE与2G/3G分组域互通/互操作
5.2.3LTE语音业务
5.3话务模型分析
5.3.1信令面话务模型
5.3.2用户面话务模型
5.4网元设置
5.4.1MME设置方案
5.4.2GW设置方案
5.4.3PCRF设置方案
5.4.4HSS的设置方案
5.4.5其他网元的设置方案
5.5承载带宽需求
5.5.1接口互联需求概述
5.5.2带宽需求计算
5.6网络组织及路由计划
5.6.1核心网网络组织
5.6.2核心网路由计划
5.7编号计划
5.7.1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
5.7.2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MSISDN)
5.7.3全球唯一MME标识符(GUMMEI)
5.7.4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GUTI)
5.7.5跟踪区(TAI)
5.7.6跟踪区列表(TAList)
5.7.7接入点名(APN)
5.7.8信令点编码
5.8对现网的改造需求
5.8.1电路域的改造需求
5.8.2分组域的改造需求
5.8.3其他改造需求
5.9网络管理与计费
5.9.1网络管理
5.9.2计费
5.10VPN划分及IP地址分配
5.10.1VPN划分
5.10.2IP地址分配

第6章LTE无线网规划
6.1无线网规划范围
6.1.1规划目标
6.1.2规划内容
6.2无线网规划流程
6.2.1规划准备阶段
6.2.2预规划阶段
6.2.3详细规划阶段
6.3规划前期准备
6.3.1工作计划制定
6.3.2网络规划输入需求
6.3.3基础数据收集
6.3.4基础数据处理
6.4传播模型选择
6.4.1无线传播模型
6.4.2CW测试
6.4.3传播模型校正
6.5链路预算
6.6规划目标
6.6.1覆盖指标
6.6.2容量指标
6.6.3质量指标
6.6.4成本指标
6.7覆盖规划
6.7.1覆盖区域需求
6.7.2覆盖区域类型和划分
6.7.3覆盖场景
6.7.4覆盖规划
6.8容量规划
6.8.1LTE的业务分类
6.8.2业务预测的原则和方法
6.8.3业务模型
6.8.4容量规划
6.9频率规划
6.9.1LTE的频段分配
6.9.2频率组网方案
6.9.3频率规划
6.10邻区规划
6.10.1邻区规划思路
6.10.2邻区配置原则
6.10.3异系统邻区规划
6.11跟踪区规划
6.12码资源规划
6.13规划仿真
6.13.1无线仿真流程
6.13.2仿真相关参数及设置
6.13.3仿真运行
6.13.4仿真结果分析
6.14MIMO的应用原则
6.14.13GPP规范中定义的传输模式
6.14.2MIMO适用场景分析
6.14.3多天线应用场景

第7章承载网规划
7.1引言
7.2LTE对承载网的要求
7.2.1LTE网络的新变化
7.2.2LTE对承载网的新要求
7.2.3LTE基站回传IP化实现技术
7.3PTN承载网解决方案
7.3.1分组传送网(PTN)
7.3.2PTN+CE承载方案
7.3.3“PTN+L3”(静态)承载方案
7.3.4“PTN+L3”(动态)承载方案
7.3.5PTN承载方案分析
7.4IPRAN承载网解决方案
7.4.1IPRAN的技术特点
7.4.2IPRAN的关键技术分析
7.4.3IPRAN组网模型
7.4.4IPRAN部署要点
7.4.5IPRAN多业务承载方案
7.4.6PTN与IPRAN技术对比分析
7.5PTN与IPRAN规划与建设
7.5.1PTN组网规划
7.5.2IPRAN组网规划
7.5.3PTN/IPRAN与MSTP建网差异和建设重点

设计篇
第8章核心网设计
8.1引言
8.2核心网设计要求
8.2.1工程总体概况
8.2.2网络现状
8.2.3业务预测与建设需求
8.2.4工程建设方案
8.2.5网络组织
8.2.6路由选择及编号计划
8.2.7业务带宽和信令链路带宽计算
8.2.8网管和计费
8.2.9设备平面布置及安装连接
8.2.10系统选型及设备介绍
8.2.11割接方案
8.2.12同步方式
8.2.13其他
8.3配套设计要求
8.3.1机房
8.3.2电源
8.3.3传输
8.3.4空调
8.3.5防雷和接地
8.3.6消防

第9章LTE室外宏站设计
9.1室外宏站勘察设计特点
9.2站址勘察
9.2.1预规划
9.2.2现场调查
9.2.3站址选择
9.3宏基站设计
9.3.1设备选择
9.3.2设备配置
9.3.3覆盖区设计
9.3.4与异系统共址建设时的干扰测算
9.4机房工艺
9.4.1机房工艺要求
9.4.2设备安装
9.4.3走线架与馈线安装
9.5天馈系统设计与安装
9.5.1天线安装要求
9.5.2室外线缆布放要求
9.5.3室外天馈系统接地
9.6基站配套设计
9.6.1新建基站配套电源
9.6.2旧址共享基站配套电源
9.6.3蓄电池
9.6.4RRU基站配套电源
9.6.5微蜂窝基站配套电源
9.6.6无线基站天支配套
9.6.7无线基站天面塔架改造原则
9.6.8塔桅的改造需求
9.7防雷与接地
9.7.1接地系统简介
9.7.2移动通信基站的联合接地系统
9.7.3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第10章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10.1引言
10.2室内分布系统
10.2.1信号源
10.2.2室内分布系统
10.2.3LTE对室内分布系统的要求
10.3多网合一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10.3.1异系统共址建设
10.3.2多系统共用分布系统
10.3.3现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

第11章承载网设计
11.1引言
11.2PTN系统设计
11.2.1业务流向和业务需求预测
11.2.2网络组织
11.2.3通路组织
11.2.4网管系统设计
11.2.5同步系统设计
11.2.6公务系统设计
11.3IPRAN系统设计
11.3.1业务需求分析
11.3.2IPRAN网络总体建设思路
11.3.3IPRAN组网方案
11.3.4路由组织
11.3.5割接原则
11.3.6通信系统
11.3.7OSS集成方案
11.3.8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11.3.9IPRAN运维解决方案

实践篇
第12章LTE设计案例
12.1项目概述
12.1.1项目背景
12.1.2容量目标
12.1.3业务目标
12.2无线网规划
12.2.1LTE覆盖规划
12.2.2LTE容量规划
12.2.3LTE设备选型
12.2.4LTE仿真
12.3室外宏站设计
12.3.1室外基站设置原则
12.3.2室外基站建设方案
12.4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12.4.1项目概况
12.4.2设计思路
12.4.3设计方案
12.5核心网设计
12.5.1建设目标
12.5.2方案设计思路
12.6传送网设计
12.6.1PTN设计案例
12.6.2IPRAN设计案例
后记
缩略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