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02.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文禄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7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文禄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971668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A5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230千字
  • 丛书 四川大学法学文库
【内容简介】
《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研究》围绕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这一诉讼过程具体权利相关问题展开,作者以构建委托人自由、安全、彻底、坦率地与律师交流沟通机制为立足点,从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理论基础、域外考察以及我国之现状、问题以及完善构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试图为实现使委托人通过律师的咨询、建议而知法、守法,从整体上节约司法成本、提升司法的品质这一目的建言献策。
【作者简介】
罗文禄,1971年生,重庆大足人。四川大学法学院讲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及证据法学。曾参与美国福特基金项目、中欧司法合作项目研究。出版合著《*高法院研究》《简易刑事程序研究》,参编教材《证据法学》,并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动机 

(一)李庄:说与不说,都是个问题 

(二)黄静:面对“反水”律师,我要怎么说出口 

二、研究现状 

(一)域外相关研究 

(二)我国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美国:律师—委托人特免权与守密之伦理责任 

(二)英国:法律职业特免权 

(三)德国:交通、联络权 

(四)日本:接见通信权 

(五)中国:会见权与保密义务 

四、小结 

第二章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理论基础 

一、法理依据 

(一)获得律师帮助/辩护权 

(二)不自证其罪权 

(三)隐私权 

(四)公平审判权 

二、价值定位 

(一)信赖关系vs真实义务 

(二)个人权利vs公共利益 

(三)个人主义vs功利主义 

三、小结 

第三章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之域外考察 

一、历史演变 

(一)从“绅士的荣誉”到委托人的权利 

(二)从“证据特权”到“交流权” 

(三)从个人到公司 

(四)从委托人到委托人的代理人 

(五)从执业律师(external lawyer)到法务雇员(in-house lawyer) 

(六)从律师到律师助理 

(七)从唯一目的到主要目的 

二、法律渊源 

(一)宪法性渊源 

(二)法律 

(三)行业协会规则 

三、构成要件 

(一)积极要件 

(二)消极要件 

四、适用范围 

(一)时间 

(二)对象 

五、保护方式 

(一)证据特免权 

(二)律师保密义务 

六、具体措施 

(一)禁止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二)过失泄露 

(三)有限放弃 

(四)限制滥用监听 

(五)慎用辞去辩护/代理 

(六)禁止不利推论 

七、小结 

第四章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 

一、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1949年以前 

(二)1949~1996年 

(三)1997~2012年 

(四)2013年至今 

二、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现状与问题 

(一)委托人权利错位 

(二)部分案件不能/难以交流 

(三)交流受限 

(四)信任互缺 

(五)保障乏力 

三、保障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交流 

(二)促进守法 

(三)促进司法 

四、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制度改革的程序构想 

(一)认知层面 

(二)法律层面 

(三)构成要件 

(四)具体措施 

五、小结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