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从歌德到马克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从歌德到马克思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都只有一本,多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34.59 7.1折 4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隽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4-1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隽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9134990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德国文明的进程,在欧洲、西方的整体架构中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书是一部关于德国思想史、知识史的专著。作者从灿若星河的德国思想家图谱中,撷取歌德和马克思的家世、生平,特别是其接受大学教育的历程,借助翔实的史料加以刻画,尝试在整个文明进程中来把握歌德到马克思线索所表现出的核心意义。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三篇,以文明结构的三分法为主要关注内容,即制度、器物和文化。

  上篇考察“作为制度的教育”,即选择以教育为切入点来考察制度的规训意义。

  中篇关注“作为器物的文学、政治”,将通常被视为上层建筑的文学、政治作为个案研究的主题,分别考察歌德、马克思的文学、政治实践过程。

  下篇探讨“作为文化的世界、思维”,选择了两个不同层面的角度切入,一是作为理念的具体概念的“世界”,即包括世界文学、世界公民、世界历史、世界心灵等不同层面,结合德国精神史的传统来做较为深入的分析;二是作为核心组成的思维模式,尤其突出探讨二元论的重要功用。
【作者简介】
叶隽,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文化史与文化哲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歌德学会会长等。专著有《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国学理论初探》《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歌德思想之形成——经典文本体现的古典和谐》等,主编有“中德文化丛书”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
【目录】
代序

第一章 绪 论

一、作为整体视域的德国学及其核心领域:从歌德学到马克思学

二、德国精神史格局中的“歌德 - 马克思”结构:以文学世界为视角

三、作为制度的教育规定性:德国大学的意义

四、理论框架与学术思路

第二章 18 世纪的德国教育:歌德的大学时代与教养形成

一、18 世纪的德国大学场域及其规则:哥廷根还是莱比锡?

二、歌德的成长年代——《诗与真》中反映的家世与生性

三、斯特拉斯堡的博士学位与导师力量——赫尔德对歌德的引导与压迫

第三章 19 世纪中期的德国教育:马克思的教育背景与德国精神的变形

一、教育制度:波恩、柏林与耶拿

二、家世背景:闪系文化与改宗基督教

三、侨易语境:欧洲内部的德、法、英侨易过程

四、思想形成:德国精神之变形

第四章 文学世界的营拟、尝试与认知:以歌德、马克思为中心的讨论

一、场域视野中的歌德文学世界营拟

二、马克思的文学世界尝试:以青年时代与歌德接受为中心

三、文学与学术的关联:马克思的文学世界认知

第五章 政治场域:魏玛为官与伦敦流亡体现的尘世之缘与伟人之心

一、18 世纪至 19 世纪的德国政治与文化生态

二、歌德的文人之路与官宦生涯

三、战士之途与艰难时世:马克思的流浪宿命与政治的另类表现方式

第六章 世界理想:世界文学、世界市场与世界公民

一、歌德:世界诗人与世界文学

二、马克思的理论发覆:从世界文学到世界市场

三、世界关怀与世界公民:文史哲融通之后的德国精神与世界理想

第七章 思维模式的二元论问题:从“二元对峙”到“一元三分”

一、歌德、马克思的二元论模式

二、西方传统的二元论认知

三、中国思维模式的“二元表象”与“一元三分”意义:以“天演论”与“互助论”为例

四、和、同与中道思维:认知史的意义揭示与二元论的多重阐释

第八章 结 论

一、思脉结构与现代性

二、经济基础与资本认知

三、知识史线索与文明架构的形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