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教育学·系科之争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教育学·系科之争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都只有一本,多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50.41 8.7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伊曼努埃尔·康德(Immanuel Kant)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上书时间2024-04-1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伊曼努埃尔·康德(Immanuel Kant)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8422036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软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9页
  • 字数 135千字
【内容简介】
伊曼努埃尔·康德著杨云飞、邓晓芒译的《论教育学系科之争》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伊曼努埃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教育学代表作。它由《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两部作品组成。前者集中讨论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教育问题,后者主要涉及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二者结合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德把儿童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和“实践的教育”。主张“从儿童到青年,一切都要向着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努力”,深刻反映了其建立于实践理性之上的道德哲学。就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来说,康德着重探讨了神学系、法学系、医学系与哲学系之间的关系,认为哲学才是统揽一切的学科,是“一切科学的科学”,而教育的根本就是哲学教育。
本书由我国有名哲学家邓晓芒教授和其弟子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杨云飞博士历时一年多精心翻译。邓晓芒教授撰写的精彩的“译者导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略康德的教育思想精髓。该书适合高等院校教育学和哲学专业师生、中小学教师和相关研究者阅读。
【目录】
译者导读
论教育学
编者前言
导言
正文
论自然的教育
论实践的教育
《论教育学》德汉词汇索引
《论教育学》汉德词汇对照表
系科之争
献辞
前言
篇 哲学系与神学系的争执
导论
各系科的一般划分
章 各系科的关系
节 上层系科的概念和划分
第二节 下层系科的概念和划分
第三节 论上层系科与下层系科的违法争执
第四节 论上层系科与下层系科的合法争执
结论
第二章 附录:借助于神学系和哲学系之间的争执实例来阐明系科之争
一、争执的内容
二、调解争执的解经的哲学原理
三、对上述解经原理的反驳意见及其回应
总的注释:论宗教教派
系科之争的和平协定和调解
圣经历史学诸问题附录:关于这部圣书的实践利用和对其存续时间的推测
附录:论宗教中的一种纯粹的神秘主义
第二篇 哲学系与法学系的争执
重提问题:人类是否在不断地朝着改善前进
一、人们在此想要知道什么
二、人们如何能够知道这一点
三、人们想预知的未来事物之概念的划分
四、进步的课题不能直接通过经验来解决
五、但预卜的人类历史却必须与某种经验相联系
六、论我们时代的一个事件,它证明了人类的这种道德趋向
七、预卜的人类历史
八、论着眼于向世界福祉进步的准则在其公开性方面的困难
九、朝着改善进步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收获
十、只有在何种秩序下才能够期待朝着改善进步
结束语
第三篇 哲学系与医学系的争执
论内心通过单纯的决心控制其病态感情的力量
――致枢密官胡弗兰德教授先生的一封回信
养生学的原理
一、论疑病症
二、论睡眠
三、论饮食
四、论由于在思想中不合时宜而产生的病态情感
五、论通过在呼吸中下决心来消除和防止病态的偶发症
六、论这种紧闭双唇吸气的习惯的结果
结束语
后记
《系科之争》德汉词汇索引
《系科之争》汉德词汇对照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