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都只有一本,多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44.08 6.8折 6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翠静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1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闫翠静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97660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26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为18世纪与歌德齐名的一名文化巨人,席勒在艺术实践、艺术理论和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进行自由之途的探索。他的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与现实中的国家政治状况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但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将美与人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美育来弥合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人性的分裂状态,突出了人性在个体现实生存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席勒对人的感性的重视和对个体在现实世界的和谐生存状态的关注,使得他的思想不仅在美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价值,在政治学、社会学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我们目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席勒的美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闫翠静,1974年10月生,山东威海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青岛大学文学院,曾在《东岳论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二 本研究意义以及创新点
三 本选题的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席勒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席勒美学思想形成的美学史背景
一 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发展脉络
二 康德的批判美学思想
第二节 席勒美学思想的人性论来源
一 西方人性观的传统
二 卢梭和康德人性思想的直接影响

第二章 席勒美学思想的德国现实社会基础
第一节 18世纪的德国状况
一 18世纪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二 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个体的“碎片化”生存状态
一 古希腊人完整的生存状态
二 现实社会中个体的“碎片化”生存状态
第三节 席勒的人生轨迹和思想发展

第三章 人性的完满——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
第一节 人性——席勒美学思想的出发点
一 席勒的人性观
二 席勒的人性“碎片化”理论
第二节 游戏说
一 游戏的概念
二 席勒的“游戏说”
第三节 审美教育——人性完美之途
一 活的形象的诞生
二 溶解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
三 美是人性中的自由

第四章 由和谐个体到和谐社会——席勒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席勒美学思想的旨归
一 美在自由之前
二 席勒的人本主义的国家观
三 和谐个体的现实存在
第二节 社会和谐的理想及其在美学上的体现
一 中西传统思想中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
二 和谐社会思想在西方美学上的体现
三 从席勒到马克思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现实建构与席勒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和谐社会的现实建构
二 实现中国梦、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三 席勒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