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中医执业医师历年考点精编(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4中医执业医师历年考点精编(第2版)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都只有一本,多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89.86 7.5折 12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欣 著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1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欣 著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2
  • ISBN 9787509172841
  • 定价 1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740页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分析了历年考点,认真总结考试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在编写结构上分为重点提示、考点串讲和试题精选三部分。重点提示部分列出了该考试单元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把握好复习的大方向。考点串讲部分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展开,既考虑到知识点的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对常考或可能考的知识点详细叙述,对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点用波浪线的形式加以突出。试题精选部分对本章节的重要考点做了试题举例,通过做题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点,把握考试要求。三个部分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既能紧扣考试大纲,全面而有重点地准确把握考试的出题方向,又能掌握重要的考试要求和考试细节,有效地体验本考试的出题思路和风格,是复习应考的必备辅导书。
  此外,与本书配套的还有《模拟试卷(解析)》《考前冲刺必做》,考生可配合使用,提高复习质量。
  
【目录】
第1章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2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3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6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8
第六单元 五脏10
第七单元 六腑16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18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19
第十单元 经络25
第十一单元 体质30
第十二单元 病因37
第十三单元 发病40
第十四单元 病机41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43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44
第2章 中医诊断学47
第一单元 绪论47
第二单元 望诊47
第三单元 望舌55
第四单元 闻诊58
第五单元 问诊60
第六单元 脉诊66
第七单元 按诊71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73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76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77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79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86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90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91
第3章 中药学94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94
第二单元 中药的作用97
第三单元 中药的配伍98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99
第五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101
第六单元 解表药102
第七单元 清热药106
第八单元 泻下药113
第九单元 祛风湿药115
第十单元 化湿药118
第十一单元 利水渗湿药120
第十二单元 温里药122
第十三单元 理气药124
第十四单元 消食药126
第十五单元 驱虫药128
第十六单元 止血药129
第十七单元 活血祛瘀药131
第十八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135
第十九单元 安神药139
第二十单元 平肝息风药141
第二十一单元 开窍药143
第二十二单元 补虚药145
第二十三单元 收涩药152
第二十四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155
第二十五单元 拔毒化腐生肌药156
第4章 方剂学157
第一单元 总论157
第二单元 解表剂160
第三单元 泻下剂163
第四单元 和解剂166
第五单元 清热剂168
第六单元 祛暑剂172
第七单元 温里剂174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176
第九单元 补益剂177
第十单元 固涩剂182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184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185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186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188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191
第十六单元 治燥剂194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196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201
第十九单元 消食剂203
第二十单元 驱虫剂204
第二十一单元 涌吐剂204
第5章 针灸学206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206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209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210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210
第五单元 特定穴211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214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215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216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217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219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220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221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222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225
第十五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穴226
第十六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穴227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穴228
第十八单元 足厥阴肝经、穴230
第十九单元 督脉经、穴231
第二十单元 任脉、穴233
第二十一单元 常用奇穴234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236
第二十三单元 灸法241
第二十四单元 拔罐法243
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244
第二十六单元 头针、耳针245
第二十七单元 治疗总论252
第二十八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54
第二十九单元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66
第三十单元 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69
第三十一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73
第三十二单元 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275
第6章 中医内科学277
第一单元 肺系病证277
第二单元 心系病证292
第三单元 脑系病证298
第四单元 脾胃病证311
第五单元 肝胆病证328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335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病证342
第八单元 肢体经络病证361
第7章 中医外科学368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368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369
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375
第四单元 疮疡380
第五单元 乳房疾病386
第六单元 瘿390
第七单元 瘤、岩392
第八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394
第九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403
第十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408
第十一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411
第十二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414
第8章中医妇科学418
第一单元 绪论418
第二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419
第三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420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424
第五单元 妇科疾病的诊断428
第六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431
第七单元 月经病436
第八单元 带下病454
第九单元 妊娠病455
第十单元 产后病466
第十一单元 妇科杂病473
第十二单元 计划生育479
第十三单元 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481
第十四单元 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483
第9章中医儿科学484
第一单元 儿科学基础484
第二单元 儿童保健493
第三单元 新生儿疾病495
第四单元 肺系病证499
第五单元 脾系病证508
第六单元 心肝病证517
第七单元 肾系病证525
第八单元 传染病532
第九单元 虫证544
第十单元 其他疾病546
第10章诊断学基础552
第一单元 症状学552
第二单元 问诊562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563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596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612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616
第七单元 病历与诊断方法624
第11章传染病学626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626
第二单元 病毒感染628
第三单元 细菌感染643
第四单元 消毒与隔离651
第12章 西医内科学653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653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660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672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679
第五单元 血液系统疾病684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687
第七单元 结缔组织病692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696
第九单元 常见急危重症701
第13章医学伦理学708
第一单元 概述708
第二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709
第三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711
第四单元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713
第五单元 医患关系道德715
第六单元 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717
第七单元 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719
第八单元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719
第九单元 生命伦理学721
第14章卫生法规723
第一单元 卫生法概述723
第二单元 卫生法律责任723
第三单元 执业医师法725
第四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727
第五单元 传染病防治法730
第六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732
第七单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734
第八单元 中医药条例736
第九单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73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