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方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法方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默认发一本,若是多种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24.33 5.8折 42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金钊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2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金钊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58067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9页
  • 字数 45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法律方法文丛
【内容简介】
  《司法方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通过法学的规范分析以及司法方法的运用,为和谐社会的建构作出努力。司法方法是一种法律方法,是法律方法在司法中的运用与体现。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司法方法的运用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当下中国法治的实践中,司法方法应当基于特定的基本理念和意识形态,才能发挥这种作用。法律和社会中充满各种冲突,例如事实与规范、法意与民意的冲突等,综合运用各种司法方法(包括法律解释、法律论证和利益衡量等),可以协调与整合这些冲突,从而使得社会重新恢复到和谐状态。
【作者简介】
  陈金钊,男,1963年生,山东莘县人,法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山东大学关键岗位教授,山东省法理学专业泰山学者梯队骨干成员,法理学专业法律方法论方向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律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50余篇,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曾获中国十大青午法学家提名奖、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现任山东大学法律方法论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法律方法论”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和谐理念下的法治、法学与司法方法
一、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律与法治
二、和谐法治理念下的法学研究
三、司法方法论的概念及其理论问题

第二章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理念
一、法治理念
二、司法理念
三、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章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意识形态
一、和谐社会中的法律思维
二、司法克制主义和司法能动主义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意识形态
四、司法意识形态的运用

第四章司法方法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司法方法及其宏观体系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司法方法的需求
三、司法方法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意义

第五章文义与目的的协调:和谐理念下的法律解释方法
一、文义解释的缺陷与局限
二、目的解释在司法过程中的运行方式
三、基于和谐考量的司法决策
四、法律解释结果的多样性及其选择标准

第六章事实与规范的贯通:和谐理念下的法律论证方法
一、事实与规范二分的法学传统
二、对事实与规范二分观念的批判
三、当代司法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事实与规范的互动观念
四、和谐理念下三段论推理的重构
五、超越事实与规范的二分:在开放的体系中进行论证
六、论题学思维方法
七、新修辞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七章价值和利益的换算:追求和谐的衡量方法
一、利益衡量纵论
二、利益衡量的必要性
三、利益衡量的操作

第八章法意与民意的整合:社会和谐的思想前提
一、法意与民意的冲突原因
二、民意与司法独立的紧张
三、民意进入司法的制度安排
四、和谐理念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
五、法律方法论是弥合法意与民意冲突的主要手段

第九章法律内部的冲突与调整:促成社会和谐的条件
一、法律冲突的性质
二、法律冲突的表现形式
三、寻求法律系统的和谐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