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350 九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光胜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1

上书时间2024-06-15

中国书店新街口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如图所示,自然旧,书口处有轻微污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光胜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出版时间 2015-10
  • 版次 1
  • ISBN 9787547509364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刘光胜、李守奎编写的《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 比较研究》与清华简《系年》同为战国时代撰作的竹 简史书,文字内容、时代人物多有交叉,本书从人名 、地名、爵称、史书体例、叙述内容及纪时方式等方 面展开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可供相关的 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刘光胜,山东青州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在职博士后。曾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目录】
摘要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2 《竹書紀年》與清華簡《繫年》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第2章 清華簡《繫年》文本校釋  2.1 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  2.2 名之曰千畝  2.3 卿李(士)諸正  2.4 共伯和立十又四年  2.5 周乃亡  2.6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2.7 立二十又一年  2.8 周亡王九年  2.9 以禦奴虞之戎,是秦先之先,世作周名  2.10戴公卒,齊桓公會諸侯以城楚丘,口公子啟方焉,是文公  2.11楚文王以啟于漢陽  2.12息媽乃人于蔡,蔡哀侯妻之  2.13令尹子玉遂率鄭、衛、陳、蔡及群蠻夷之師以交文公  2.14遂朝周襄王于衡雍,獻楚俘馘,盟諸侯於踐土  2.15我既得鄭之門管曰,來襲之  2.16大夫閔,乃皆背之  2.17使申伯無畏聘于齊,假路於宋  2.18宋人焉為成,以女子與兵車百乘  2.19景公以歸,一年  2.20乃敗郧公,使歸求成  2.21遂以遷許於葉而不果  2.22晉與吴會為一,以伐楚,閏方城  2.23楚簡大王立七年,宋悼公朝于楚,告以宋司  城坡之約公室第3章 清華簡《繫年》與《竹書紀年》文本比較  3.1 專用術語比較  3.2 紀時格式比較  3.3 叙事内容比較  3.4 史書體例比較  3.5 史學立場比較第4章 王年考證  4.1 平王在位之年  4.2 平王東遷之年  4.3 秦襄公、秦文公在位時間  4.4 楚穆王會諸侯于厥貉之年  4.5 趟簡子之卒年第5章 清華筒《繫年》相關史實考察  5.1 三監之亂真相考  5.2 飛廉之死  5.3 太保簋與錄子耶之謎  5.4 二王並立  5.5 清華簡《繫年》與沬司徒疑簋  5.6 秦仲與秦襄公  5.7 召陵之盟與吴人人郢  5.8 邺之战  5.9 《繫年》與厩羌鐘相關史實考第6章 清華簡《繫年》與《竹書紀年》史書體例研究  6.1 清華簡《繫年》的史書體例  6.2 由《繫年》看古本《竹書紀年》  6.3 從《繫年》看今本《竹書紀年》真偽及成書  6.4 對今本《紀年》成書過程的反思第7章 清華筒《繫年》的史學成就  7.1 《繫年》所蕴含的史學觀念  7.2 《繫年》在戰國史學發展中的地位第8章 結語  參考文獻附錄一:清華筒《繫年》與《竹書紀年》異同比較表附錄二:論中國古史研究的基本趨勢致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如图所示,自然旧,书口处有轻微污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