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师笔记--海派中医张氏内科朱凌云临证集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跟师笔记--海派中医张氏内科朱凌云临证集验

正版全新,绝无盗版,可开具图书发票

26.9 4.6折 5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芸峰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1

碧水东乡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芸峰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785717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192页
  • 字数 18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海派中医张氏内科是上海流传悠久的本土中医流派,经历了近400年的传承与发展。张氏内科流派在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诊疗思维及治疗方法。本书在张氏内科流派的学术背景下,将流派第12代传人、“国医大师”张镜人之弟子朱凌云的学术思想、特色诊疗方法及临床经验进行了归类总结。内容包括:学术特色,从理论上阐述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外感热病等的学术思想与经验;用药体悟,将临床经验与中医经典理论相联系,从常用对药或角药、汤药应用等角度进行总结;临床医案,通过典型医案阐述特色诊疗思路、技术,以及相关的养生保健方法;医话絮语,总结临床诊疗中的养身保健知识,包括疾病防治、用药常识、药膳饮食、简单方便有效的中药小方;张氏医家医德医风,展示历代张氏名医的高尚医德医风,其优良的作风通过言传身行不断得到传承与演进,可供后辈借鉴与效法。
【作者简介】
朱凌云,教授,“海派中医张氏内科”第13代传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张镜人。

杨芸峰,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海派中医张氏内科流派第14代传承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张元鼎流派研究)分基地成员。师承海派中医张氏内科流派传承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医院朱凌云教授。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学会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

2014年入选“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2017年入选“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人才培养项目”,2017年获第十四届“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2017年度“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青年五四奖章”,获第十四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社区卫生奖(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社区卫生奖(第五完成人),2021年被列入上海市中医医疗联合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双聘成员。近年来主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1项,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1项,并参与其他区级以上课题15项。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1篇,SCI论文1篇。主编及参编医学专著5部。临床擅长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胃肠癌前病变等脾胃病,以及亚健康的中医调理。
【目录】
第一章学术特色1

第一节学术思想与经验1

一、 脾胃为本,注重平衡1

二、 升降并用,从肺胃论治胃食管反流病3

三、 抑木扶土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6

四、 从“寒”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烧心6

五、 治慢性胃炎注重气血8

六、 治外感热病重“表”“透”,保津顾胃9

第二节医论医理10

一、 小方的临床应用10

二、 守方的临床应用12

三、 矛盾药性的临床应用13

四、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16

第二章用药体悟18

第一节常用对药或角药18

一、 白芍、甘草18

二、 枇杷叶、桔梗18

三、 半夏、茯苓19

四、 炒山楂、炒六神曲19

五、 威灵仙、鸡内金20

六、 丹参、石菖蒲20

七、 远志、灵磁石21

八、 生白术、枳实21

九、 晚蚕砂、皂荚子(皂角子)22

十、 升麻、枳壳23

十一、 半夏、夏枯草23

十二、 凤凰衣、木蝴蝶23

十三、 川芎、蔓荆子24

十四、 薤白、杏仁25

十五、 僵蚕、蝉衣(蝉蜕)25

十六、 百合、乌药25

十七、 路路通、王不留行26

十八、 青黛、海蛤壳26

十九、 丹皮、浮萍、蝉衣26

二十、 百合、生地黄、黄连27

二十一、 桑叶、天花粉、杏仁27

二十二、 党参、天冬、生地黄27

二十三、 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28

第二节汤药应用28

一、 黑地黄丸治疗湿阻病28

二、 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周炎29

三、 泽泻汤治疗白昼精神不振30

四、 四神汤治疗虚劳病30

五、 全真一气汤治疗虚劳病31

六、 越鞠丸治疗郁证性不寐病32

七、 防己地黄汤治疗便秘33

八、 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34

九、 祛湿补肾活血法治疗腰痛35

十、 养阴药在湿阻病中的应用37

十一、 张氏内科伤寒热病的方药应用38

第三章临证医案42

第一节脾胃病42

一、 胃食管反流病42

二、 慢性胃炎55

三、 慢性腹泻65

四、 功能性消化不良71

五、 消化性溃疡75

六、 便秘79

七、 胆汁反流84

第二节杂病88

一、 咳嗽病88

二、 睡眠障碍91

三、 尿路感染97

四、 腰痛病99

五、 男科病103

六、 皮疹105

七、 汗证114

八、 耳鸣116

九、 脱发119

十、 复发性口腔溃疡121

十一、 慢性鼻炎122

十二、 湿阻病123

十三、 更年期综合征125

十四、 肩周炎126

十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8

十六、 虚劳病129

十七、 外感热病131

第三节膏方134

第四章医话絮语145

第一节疾病防治145

一、 胃病者慎用补药145

二、 胃以喜为补145

三、 慢性胃炎患者须知146

四、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须知147

五、 胃胀、胃痛的药物选择148

六、 口干的分时辨治148

七、 痛无定处常需调心149

八、 四肢冰凉未必是阳虚150

九、 胁肋部不适的常见原因150

十、 胸口不适的常见原因152

十一、 简易腹部按摩法防治便秘153

十二、 长期口气重的原因153

第二节药食同用154

一、 慢性胃病的养生药膳154

二、 胃寒者的慎食154

三、 便秘的食疗方155

四、 秋天燥咳的食疗方156

五、 改善视疲劳的药茶方157

六、 痔疮病的食疗方157

七、 消肿的食疗方158

八、 锅巴能开胃助消化159

九、 芋艿有助散结节159

十、 慎食果中“白虎汤”159

第三节中药小方160

一、 治疗发热的小方160

二、 养胃的药膳小方161

三、 治疗药物性肝损的小方161

四、 排毒养颜的小方162

五、 治疗受凉后胃痛、腹泻的小方162

六、 改善胃胀、胃痛的小方163

七、 改善空腹胃痛的小方163

八、 改善痛风的小方164

九、 治疗长期痰多的小方165

第五章张氏医家医德医风166

第一节美德良风,世代相传166

第二节精湛的医术,做人的楷模168

附: 张氏内科14

代传承系表170

参考文献17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