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研究

正版全新,绝无盗版,可开具图书发票

36.8 5.4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丹阳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09

碧水东乡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丹阳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8580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0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理论、方法与应用三个层面对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模型(指标与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于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的产生过程,从话语权构成要素出发构建了评价框架,设计并筛选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后,确立了评价模型,并以通信企业为样本进行了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实证。
【作者简介】
李丹阳,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情报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专利计量、知识管理,曾发表多篇论文于《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建设》等核心刊物,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部科学事业费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委托专项等。
【目录】
第1章 引 言……001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01

1.1.1 选题背景 /002

1.1.2 研究意义 /00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08

1.2.1 话语权的研究 /009

1.2.2 专利话语权与专利评价 /014

1.2.3 科技型企业的专利工作与评价 /021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3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026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026

1.3.2 研究方法 /029

1.4 研究创新点 /031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033

2.1 话语权与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 /033

2.1.1 话语权 /033

2.1.2 专利话语权 /036

2.1.3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 /043

2.2 科技创新理论 /045

2.2.1 知识创新理论 /045

2.2.2 技术创新理论 /046

2.2.3 技术赶超理论 /049

2.2.4 科技竞争力理论 /051

2.3 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 /052

2.3.1 科学评价理论 /052

2.3.2 科学评价方法 /056

2.4 专利分析理论与方法 /059

2.4.1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析 /059

2.4.2 专利引文分析 /059

2.4.3 企业专利分析 /061

2.5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 /062

2.5.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062

2.5.2 社会网络分析法 /062

2.6 本章小结 /066

第3章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理论框架……068

3.1 科技型企业的基本问题 /069

3.1.1 科技型企业的特征 /069

3.1.2 科技型企业的功能 /070

3.1.3 科技型企业的类别 /071

3.2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形成机制 /073

3.2.1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形成背景 /073

3.2.2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形成过程 /074

3.2.3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构成要素 /076

3.3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要素及其特征 /078

3.3.1 专利话语权评价要素 /079

3.3.2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要素特征分析 /082

3.4 本章小结 /084

第4章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指标体系……086

4.1 基于文献调研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086

4.1.1 引导力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086

4.1.2 影响力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090

4.1.3 传播力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092

4.2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092

4.2.1 引导力评价指标设计 /094

4.2.2 影响力评价指标设计 /102

4.2.3 传播力评价指标设计 /102

4.3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指标处理与量化 /104

4.4 本章小结 /106

第5章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模型……107

5.1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模型构建思路与原则 /107

5.1.1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107

5.1.2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108

5.2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方法设计 /111

5.2.1 基于熵权法的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引导力评价 /111

5.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综合评价 /112

5.2.3 基于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的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114

5.3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模型确立 /115

5.4 本章小结 /117

第6章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以通信企业为例……119

6.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120

6.1.1 数据来源 /120

6.1.2 样本选择 /122

6.1.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27

6.2 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128

6.2.1 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引导力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128

6.2.2 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影响力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137

6.2.3 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传播力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144

6.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综合评价 /147

6.3.1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147

6.3.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151

6.4 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结果检验分析 /154

6.4.1 基于社会网络的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154

6.4.2 基于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的通信企业专利话语权评价指标分析 /161

6.5 科技型企业专利话语权提升建议与对策 /164

6.5.1 完善科技型企业专利活动体系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164

6.5.2 提高科技型企业专利创新引导力的建议与对策 /166

6.5.3 提升科技型企业专利成果影响力的建议与对策 /166

6.6 本章小结 /167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68

7.1 研究结论 /168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169

参考文献……171

附 录……210

致 谢……22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