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

16 4.2折 38 七五品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力乔 著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力乔 著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500524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由郑力乔所著,应该说,工具性与文学性是语言教学的两面,各自有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态度和理念的倾向不同,就会带来实际教学实践的不同面貌和产生不同的教学问题,注重工具性的语言教学,更重视能力的提高;注重文学性的教学,更重视素养的培养。从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性,同样也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在课程层面,文学性表现为学科课程的取向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目的的;在教材层面上,文学性表现为选文是以文学作品与鉴赏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突出审美体验的,教师在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注重感悟过程。
【目录】
第一章  从“工具性"到“文学性”:民国文言文教学实践过程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时期

  第二节 国语运动时期

  第三节 大众语运动时期

第二章  从“文以载道”到“诗言志”:文言文教学现代转型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文白之争”背后折射的文学尺度

    一、文学的尺度是什么?

    二、国民文学与国民教育

  第二节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一、胡适:文言文教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二、黎锦熙:“两纲四目”的教学理论

    三、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经典的训练

    四、吕思勉:以文学性的散文为主

  第三节 学制演变中高中文言文课程的文学化

    一、两套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比较

    二、民国时期国文教学法论著与文言文教学方法

第三章  文言文教学转型的语言学视角

  第一节 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文言译白的过程与问题

  第三节 “文言”“白话”何以划分?

  第四节 “文言文”难在哪儿?

第四章  文言文教学转型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从是否“读经”到《经典常谈》

  第二节 蒙学课本:一种传统的文言文教材

    一、主要的蒙学教材及其内容

    二、民国时期的蒙学教材和新式教科书

  第三节 蒙馆生活叙谈

  第四节 《幼学琼林》的启示

  第五节 《国文百八课》的历史价值

    一、“度人金针”的阅读写作指导文本

    二、优美生动的文学文本

    三、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独特的文学批评话语

第五章  文言文教学现代转型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当代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一、现状调查

    二、问题分析

  第二节 历史的根据和启示

    一、培养文学感受力:文言文课程的文学化

    二、“定篇”:文言文教材选文的文学化

    三、“立体的懂”: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文学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