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

正版现货 内页无字迹无划线,扉页和版权页有粘贴,见实物图

20 3.6折 55 八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海花 编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雷海花 编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632710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3页
  • 字数 2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为“现代主义德语文学的开山鼻祖”,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后来不少德语文学巨匠如卡夫卡、托马斯·曼、罗伯特·穆齐尔等人的精神导师和灵感源泉。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结合阐释学、社会学、哲学等方法或理论,对贯穿于瓦尔泽作品中的边缘人主题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与探讨。
  《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在归纳瓦尔泽笔下不同类型的边缘人形象的基础上,对各类边缘人形象背后的精神内涵,亦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阐释。
  通过《罗伯特·瓦尔泽小说中的现代边缘人》,读者不仅可以理解瓦尔泽对于现代人生存困境与生存方式的透彻剖析与观照,更可以领悟他对现代社会各种问题、弊病的深刻反思,乃至对现代性的独特思考及设想。
【作者简介】
  雷海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2013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德语现当代文学、德意志民族与文化问题。任教期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并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国外期刊4篇,CSSCI来源期刊2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主要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罗伯特·瓦尔泽作品的接受与研究现状
二、边缘人主题在西方文学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角色理论
一、角色
二、角色理论
第二节 越轨行为理论
第三节 “边缘人”的社会学理论

第三章 现代社会的边缘人:形象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物原型
第二节 边缘特征分析
一、边缘化的外部形象
二、漂泊的“无根者”
三、社会的摄影机
四、主流观念的异质者
第三节 边缘处境的原因
一、肇始于现代工业文明
二、西蒙、雅考伯:规范的僭越者
三、强盗:文化工业的反抗者
四、卡斯帕尔、塞巴斯蒂安、埃尔温:现代社会中艺术家的处境
五、现代社会的“意向型边缘人”

第四章 行走在边缘:生存的自我救赎
第一节 “无用人”西蒙
一、寻觅者
二、追求自由者
三、浪荡者
四、在自然中寻求庇护
五、“找回失落的声音”
六、得与失
第二节 艺术家卡斯帕尔、埃尔温与塞巴斯蒂安
一、卡斯帕尔:做艺术家,还是小市民?
二、埃尔温:为艺术疯狂
三、塞巴斯蒂安:工业时代的抒情诗人
第三节 仆人雅考伯
一、追寻自由之旅
二、毁灭式的拯救
第四节 边缘人复合体
一、“强盗”:边缘人复合体
二、寻找精神家园
第五节 他们的结局

第五章 边缘人主题的现实意义
结语
附录一
浅析《唐纳兄妹》《雅考伯·冯·贡腾》及《强盗》的叙事策略
一、视角转换——以《唐纳兄妹》为例
二、日记体小说叙事特色——以《雅考伯·冯·贡腾》为例
三、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以《强盗》小说为例
附录二
罗伯特·瓦尔泽作品选译
附录三
罗伯特·瓦尔泽生平阶段划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