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

88 全新

库存3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维萍 著

出版社天津科技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1-18

趣读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维萍 著
  • 出版社 天津科技
  • 出版时间 2015-04
  • 版次 1
  • ISBN 978753089351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4页
  • 字数 8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医技术作为一门古老的信息技术,传承了几千年而生生不息,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信息技术,至臻至简,博大精深。传统中医技艺的精髓就体现在中医信息技术上,传统中医的优势就是擅长运用最简单的信息技术诊疗疾病。传统中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最简单的信息技术诊疗疾病,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信息技术治病,在信息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反馈调节效应,利用信息具有“一两拨(破)千斤”的调控作用而调治百病。中医信息技术治病,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也正体现了传统中医技艺的最大特点和优势。
  传统中医信息技术,包括中医诊断和中医治疗两大部分。中医诊断包括各种诊断方法,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中药内治、中药外治、中药汗、吐、下治病、七情调治、未病先防等技术,以及民间中医偏方、单方、验方、秘方、奇技奇术等方法。《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的重点内容,主要探讨这些传统中医技艺,而且是从现代信息科学的角度探讨传统中医技艺的临床应用与传承。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作为一本传承中医信息技术临床应用的著作,对传统中医学进行正本清源,重点探讨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阐述了作者数十年对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心得,抢救并发掘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传统中医信息技术。《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涉及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作者博采旁搜了许多简单有效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搜集了民间中医信息技术的小方小术、良方妙术、奇技奇术,荟萃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之精华,真正展现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书中收载了多种多样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对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书中对所探讨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以案说法,剖析医理,解疑释惑,立论新颖,弘扬中医而传承技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及较高的理论学术价值,适合中西医工作者及中西医爱好者学习运用。《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内容丰富翔实,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可供选择的传统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多种多样,适合广大患者及老百姓参考使用。
  直至今天,在现代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中医信息技术作为中医学的核心方法,仍然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今天的现代医学技术非常发达,但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而言,现代医学技术仍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仍然是无法可治、无药可用。而对于传统中医学而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采用传统中医信息技术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传统中医信息技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诸多方面都是现代医学技术难以企及的。《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探讨的传统中医信息技术,作为中医学的主要技术,仍然是当今中医诊疗治病的主要手段。书中探讨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和优势,这些传统中医技艺仍然被我国许多民间中医师临床应用与传承着,仍然被许多患者及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使用与传承着。
【作者简介】
  袁维萍,男,汉族,民间中医,中医信息技术专家,中医信息疗法专家,中医信息疗法学派开创者。1971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生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袁圩子,现为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早年跟随父亲学习民间中医技艺。1998年毕业于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系,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阳光村袁圩子,担任一位乡村医生,一直扎根在农村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服务于百姓大众。中医师袁维萍,系统研究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学术理论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理论造诣。中医师袁维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传承了中医信息技术,发展了中医信息疗法,创立了中医信息疗法学派,建立了分子中医学,开创了胃肠针灸疗法和人体五脏六腑针灸疗法,从而让人们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达到了分子信息的水平。
【目录】
第一章  中医治病的捷径
一、临床实践消除了我对传统中医的误解
二、取长补短,才能使传统中医学健康发展
三、信息科学方法是中医治病的捷径

第二章  传统中医的最大优势就体现在中医信息技术上
一、现代医学从物质的角度解决问题
二、传统中医从信息的角度解决问题
三、传统中医的最大优势正体现在信息技术上
四、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认识中医,是现代医学犯下的最大错误
五、从信息科学的角度认识中医

第三章  中医信息技术是伟大的技术发明
一、中医发明了信息技术
二、传统中医技艺属于一门信息技术
三、中医信息技术是传统中医技艺的精髓
四、中医采用最简捷的信息技术治病,至臻至简,治疗方法已简单到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步
案例1:民间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治疗呃逆
案例2:中医信息学派专家袁维萍,采用民间中医信息技术治病,效果神奇!
案例3:采用民间中医信息技术抢救急危重症
五、信息技术是传统中医学的灵魂
六、运用信息科学的手段打开传统中医学神秘之门

第四章  中医信息疗法
一、中医信息疗法
二、中医信息疗法的产生
三、人体信息应激反应
(一)信息应激的概念
(二)信息应激原
(三)信息应激反应
四、信息应激具有致病性和治(制)病性
(一)应激致病
(二)应激治(制)病
(三)中国语言里的中医文化,说明传统中医属于信息科学之内涵
五、中医信息疗法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药
(一)信息刺激肌体产生人体内药,让肌体表现出信息功能
(二)人体内药的分类
六、临床常用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
(一)针灸方法
(二)中医外治法
(三)中医发汗、涌吐、泻下之法
(四)中药内服法
(五)中医扶阳疗法
(六)人工损伤方法
(七)心理学方法
(八)气功疗法
(九)现代医学的信息技术
(十)信息应激技术
七、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之间发展的共同归宿是信息技术
(一)传统中医学属于“大数据医学”
(二)采用“大数据”的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中医学
(三)采用DNA存储数据信息,开创分子信息医学时代
(四)采用3D打印技术,开创中医3D针灸时代,3D打印分子生命
(五)大数据医学让传统中医学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信息技术是中西医发展的共同归宿

第五章  人体信息功能
一、动植物神奇的信息功能
案例1:生物具有神奇的信息控制功能,让美州王蝶大迁徙表现出神奇的信息潜能
案例2:丢失小狗,利用自己的嗅觉信息本能,千里返家
案例3:鸟类利用信息本能进行生存
案例4:捕蝇草利用触觉信息的方法捕获苍蝇
案例5:植物金合欢利用化学气味信息进行交流,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驱逐长颈鹿的啃食
案例6:科学家采用分子信息方法防治蚊子叮咬
案例7:考古人员打开千年不腐古尸,嗅气熏人,嗅味信息致病
案例8:动物利用信息功能,进行预测未来
案例9:科学家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发明了“嗅癌机”和“嗅病机”,信息科学技术是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之间发展的共同归宿
二、人体信息系统
三、从“心想事成”到“长生不死”的现代信息技术
四、信息刺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同人体需要饮食营养物质一样重要,中药外治属于一种信息物联网技术
案例1:看美女治病,作为一种心理方面的信息营养补偿,增进心身健康
案例2:和谐的夫妻性生活,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方面的信息营养补给,促进心身健康
案例3:人类社会生活信息刺激,是婴幼儿发育必须的信息营养素
案例4:中医外治作为一类信息营养补充疗法,中医外治信息是人体必须的一类信息营养素,中药外治属于信息物联网技术
案例5:中医外治作为一类信息物联网技术,中药外治是通过“中药信息芯片”的方式进行信息调控疾病
五、信息是生命的主宰者,信息具有“一两拨(破)千斤”的调控功效
六、中医学理论属于一类信息科学模型
(一)中医脏象学说是指人体的一种信息功能
1.中医脏象学说的概念
2.中医脏腑与现代医学脏器之区别
3.中医脏象学说是指人体的一种信息功能
4.从“心脏移植改变人性”重新思考中医的“心脏功能”,论中医学的人体信息功能
案例1:移植“金属心脏”改变人的性情
案例2:移植流氓的“心脏”之后,性情变为流氓
案例3:老年人移植年轻人的心脏之后,让人变得年轻而返老还童
案例4:采用换心术方法改变人的性情
(二)中医学理论属于一类信息科学模型
1.传统中医学的信息科学模型概念
2.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研究传统中医

第六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第七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诊疗应用
第八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
第九章  中医分子信息疗法与胃肠针灸术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  中医发汗、涌吐、泻下攻邪信息应激疗法与五脏六腑针灸术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