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失与重塑: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
  • 迷失与重塑: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迷失与重塑: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

17.6 3.4折 52 全新

仅1件

河北秦皇岛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武小川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3

菠菜书社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武小川 著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51991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西安美术学院优秀博士文丛
【内容简介】
  《迷失与重塑 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着眼于20世纪中国高等专业美术院校中的美术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其肇造、发展、固化的演进过程,分析内在特征与影响因素,剖析实质,反思经验,提出构建当代专业美术教学模式的设想,并以具体的方案为依据进行论证。《迷失与重塑 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将在美术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学理性思考。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作者简介】
  武小川,1973年4月生于西安。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主要从事绘画、影像、实验艺术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创作。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巴黎、北京等地美术馆举办个震10场,曾参加FIAC法圈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台北摄影双年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首届实验艺术展等重要联展。出版《逝者如斯:武小川作品集》等。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演进中的“西化”情境
第二节 多元格局中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美术教学与美术发展观念互涉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五节 概念定位与思路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七节 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 演进中的迷失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仿制与模仿
一 移植日制
二 模仿欧派
三 折衷中西
第二节 1949年至今的正规化与学院派
一 亦步亦趋的全面苏化
二 标准一统的正规化运动
三 全面开放与正面冲击
四 “学院派”的范式形成
五 大美术与大美院

第三章 迷失中的反思
第一节 三门核心课程
一 素描的造型艺术观
二 人体教学的西化意义
三 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照
第二节 被窄化的西方和被异化的传统
一 西方美术教学史中的三种模式
二 在“改造”中被异化的传统
第三节 基于演进的反思
一 主体性的迷失
二 价值判断的混乱
三 标准单一机制僵化

第四章 基于理想的重塑
第一节 根本目标
一 文化主体性之重塑
二 树立“成人”培养的教育目标
三 彰显中国美术价值的艺术目标
第二节 基本思路
一强化中国美术的内容
二贯穿中国艺术的方法
三塑立开放整体的模式

第五章 重塑之下的构建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以人文为核心的艺术学科
二 “学科基础+实践创作”的模式探索(以美术学造型艺术类为例)
三 “学科基础”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四 “实践创作”教学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构建系统
一 “造型基础”锻造艺术能力
二 “地域文脉”植根民族土壤
三 “美术理论”树立文化立场
四 “实践创作”培养创新精神
第三节 构架机制
一 体系开放的模式构架
二 专业融通的工作室与实验室
三 目标分类的学分制
四 评价独立与标准多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延安模式”:20世纪美术学院教育的决定因素
作为身份认同的传统绘画标准
艺术,还有什么可以教?
从登封嵩阳书院说开去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