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修订版)
  •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修订版)
  •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修订版)
  •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修订版)
  •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修订版)

库存正版书 实拍图 未翻阅 无划线和破损

168 九五品

库存3件

重庆九龙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 著;刘珩、石毅、李昌银 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5-19

上书时间2020-07-27

鼠年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 著;刘珩、石毅、李昌银 译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8051109
  • 定价 4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1页
  • 字数 39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Anthropology :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内容简介】
  这本书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旨在对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做一个总览。该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它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人文视角与科学视角之间、在象征与实质之间开辟一片“积极的中间立场”。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赫茨菲尔德摒弃传统的学科布局,将他的同行——那些在人类学各领域中的专家——纳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对话空间,来探讨如何让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照亮并揭示那些隔岸观花的研究所无力企及的人类状况。
  本书并不是单纯的学术作品,它展现了人类学家长期从事的理论研究和一向坚持的伦理道德感,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批判种族主义以及其他缺乏宽容感的人类行为中始终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该书所探讨的话题涉及人类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学生们能够从中对该学科进行宏观的把握,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读者将发现,在一个通讯与交流接触日渐频繁的今天,他们可以透过该书对文化和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现象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目前出版著作7本,论文数篇。曾任现代希腊研究协会会长和欧洲人类学学会会长、《美国民族学家》杂志主编。曾获斯特雷奖(1994)、皇家人类学学会里弗斯纪念勋章(1994)以及多项研究基金,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基金。
【作者简介】
这本书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旨在对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做一个总览。该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它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人文视角与科学视角之间、在象征与实质之间开辟一片“积极的中间立场”。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赫茨菲尔德摒弃传统的学科布局,将他的同行——那些在人类学各领域中的专家——纳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对话空间,来探讨如何让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照亮并揭示那些隔岸观花的研究所无力企及的人类状况。
本书并不是单纯的学术作品,它展现了人类学家长期从事的理论研究和一向坚持的伦理道德感,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批判种族主义以及其他缺乏宽容感的人类行为中始终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该书所探讨的话题涉及人类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学生们能够从中对该学科进行宏观的把握,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读者将发现,在一个通讯与交流接触日渐频繁的今天,他们可以透过该书对文化和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现象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目前出版著作7本,论文数篇。曾任现代希腊研究协会会长和欧洲人类学学会会长、《美国民族学家》杂志主编。曾获斯特雷奖(1994)、皇家人类学学会里弗斯纪念勋章(1994)以及多项研究基金,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基金。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定位:作为理论实践的人类学
人类学:对常识的批判
历史及理论渊源之谜
人类学和认同政治
学以致用
从常识到多感知:在更宽泛的领域内进行理论实践

第二章认识论
悬而未决的知识
探寻的认识论
选择立场
相对的相对论
建构文化
视觉主义
地区和自我
反思和后现代主义
经验的反思
动因和实践

第三章历史
各种历史的历史
方法论问题
使展演文本化
过去为什么会变得合法?
殖民主义及其持久影响
人类学和历史学的交会
过去之于现在就如同传统之于现代吗?
到处弥漫的二分法

第四章经济
情境中的经济
物质生活的地方理论
商品和礼物:物质的社会生活
没有用于贸易的商品
商业协作与家庭生产: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经济体系:社会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

第五章政治
对“权力”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权力与权力的表象
政治机构与政治网络
政治礼仪:仪式与权利
从后民族到多元文化:新的研究视点

第六章边界、交点与分类群体
支离破碎的定论
鳞片与孔隙
由城市到交点(Nodes)
必要的区分: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交流主义
对方法论所做的修正
交点、边界与群体的重新分类

第七章发展论
作为文化实践的干预行为
发展人类学中的文化与经济
措辞与关于发展的人类学
人类学与发展:实现新的实践理论、实现新的理论实践
实现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展时代的人类学?

第八章环境论
作为范式的实践行为?
生态木偶剧:环境决定论的故事
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唯物论
反应与分歧
文化相对论及其含义
什么是“自然”?
环境话语与人类学的观点

第九章字宙论
在宇宙中生存
大众神正论与教义神正论
神话与宇宙哲学
时间与“瞬间”
仪式与宇宙秩序
宇宙哲学与表象
认知与宇宙哲学

第十章苦难与学科
学科、标准和关怀
古典遗产:重温神正论
苦难之为教育学
物与人
亲属关系与神正论
苦难政治经济学
司法制度和官僚体系对苦难的盗用
提供证词

第十一章感官
常识、感官
感官人类学?
受到挑战的三种假想
感官与系统知识
本领域的奠基工作
感觉未来

第十二章秩序的展示
秩序的工具
转换:仪式的超逻辑
官僚秩序和国家展演
呈现:展演的超逻辑
反抗之地,服从之地

第十三章美学
艺术之声
其他美学
第十四章传媒
规模宏大的密切关系
想象,身份,权力
媒体的背景
政治舞台:观众和选民
娱乐性与严肃性:对平凡的赞扬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