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儒藏 精华编 242 243 16开精装 全二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儒藏 精华编 242 243 16开精装 全二册)

儒藏(精华编二四二、二四三)收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卷一百十。《鹤山集》为南宋大儒魏了翁的文集,包括诗、奏议、馆职策、进故事、状札、督府奏陈、书、记、跋、启、神道碑、墓志铭、记文、策问、长短句、祝文、《周礼折中》等。魏了翁,南宋著名理学家。

1730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db11380

上书时间2024-06-22

润言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儒藏(精华编二四二、二四三)收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卷一百十。《鹤山集》为南宋大儒魏了翁的文集,包括诗、奏议、馆职策、进故事、状札、督府奏陈、书、记、跋、启、神道碑、墓志铭、记文、策问、长短句、祝文、《周礼折中》等。魏了翁,南宋著名理学家。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19600
  • 定价 120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32页
【内容简介】
儒藏(精华编二四二)收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卷五八。《鹤山集》为南宋大儒魏了翁的文集,本册包括诗、奏议、馆职策、进故事、状札、督府奏陈、书、记等。魏了翁,南宋著名理学家。嘉定中,魏了翁曾上奏朝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请谥,获朝廷诏可。解官期间,他筑室白鹤山下为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人称鹤山先生。魏了翁博极群书,推崇理学,反对佛老学说。他师承朱熹学派的学术思想,后又受陆九渊派学说影响,终至“折衷朱陆”,将两派学说融会变通,转到以心学为主的立场,终成一家之言。他认为“心即天,心即理”,主张“尽心以求诸理”,借此以“端正人心”。同时,他在易学、诗学等方面也有独特的成就。了翁诗文造诣很深,少时即善属文,能诗词。其为文深衍宏畅,豪赡健雅;其词语义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了翁研思经术,其文根柢纯正,而纡馀宕折,出于自然,无江湖遊士叫嚣狂躁之气,亦无讲学诸儒空疏迂腐之习。《鹤山集》在宋代即屡经刊刻,广为流传。淳佑间分别有姑苏本与温阳本问世,但至明清时,两本均已不存。南宋开庆间另有成都刻本,此本是在姑苏本与温阳本基础上进行校勘加工并增举文、策问、书札、《周礼折中》等内容而成,共一百一十卷。此本后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手跋,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为世间孤本,弥足珍贵,曾收入《四部丛刊初编》,此次校点,即以之为底本,校以明安国铜活字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校点者为张全明先生。
  《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则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类、属进行分类(出土文献另列)。整理工作包括对收录的文献进行版本研究、校勘、标点及撰写校点说明等。《儒藏》精华编以标点加校勘记的形式进行整理,以繁体竖排排印本的形式出版,不仅收录历史上传世的儒家经典文献,也收录重要出土文献,并制成电子文本进行全文检索。同时,《儒藏》精华編还收录了域外的重要典籍,编为日本编、韩国编、越南编。《儒藏》精华編共2.3亿字,339册,是一次对儒家经典文献的重要汇编和整理。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是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成立的实体性机构,以季羡林先生为首席总编纂,汤一介、庞朴、孙钦善、安平丘先生为总编纂,统筹《儒藏》工程的组织实施。中心联合国内外5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近400位国内外学者参与,共同完成《儒藏》的编纂与研究。
【目录】
校?c?h明

吴?Y序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一

3古詩

遊古白?Q山(?I)

和薛?z書聞?f韻(?I)

和虞永康滄江?Q再?Q?r(?I)

寄題雅州胥園

登?f象樓和計次陽韻

贈章相士

和虞永康美功堂詩

次韻史少?f竹醉日移竹

虞永康生日

安大使生日

次韻叔衍兄?R生子

?T章郎中以浙東倉?w湖州

送宇文侍郎知廬州

題蔡氏叢桂堂

送徐校書知處州

送王考功江東漕

送宋常丞知閬州

送黄考功?V東運判分韻得?h字

送曾尚右知信州分韻得州字

追送劉侍郎以寶制帥湖北

送程左史以右撰知夔州分韻得重字

題?x耕道一犂春雨?D

送陳大著知?I州分韻得?x字

題石?d宗?x書?r

送?w編修知眉州分韻得登字

送范吏部知崇?c分韻得兮字

送?K大著知吉州分韻得章字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二

4古詩

送周架?w以浙東提幹?w平江

題沈氏書堂

次韻德先步月答所問?Z

次德先韻

次韻虞永康廬居生芝

?n叔冲?s客泛舟滄江分韻得落字

贈僧南游

寄李考功

和李致政花石山詩

次韻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絶

題劍?T

題大安軍楊寶謨旌忠?R

出劍?T後日履危徑戲集?I兵方言

過大安軍黑水阻?q憩崇道觀以需?q落乃濟

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

?f敬日强?S

格?S

南谷

竹亭

松庵

腴亭

?x安大使見?z白玉?h

送二兄三兄赴廷對

次韻虞果州泛雪

?s眉之寓公飲郡圃梅下分韻得動字

虞知府生日

王總?I生日

重陽前一日?s寓公飲于新?_湖之西港有歌詞者其?y曰會?c州人飲公?z愛一江醇酎遂以此分韻?x詩某得一字

次韻李參政湖上?s詠?h寄龍?Q墳廬

?m和李參政湖上?s詠

西郊?L梅?s李提刑李參政八客分韻得爾字

梁運判生日

?O廬陵?g士?T椿

浣花即席

再和浣花韻呈李彭州李參政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三

5古詩

送?w茶?R東?w

李參政生日

次韻郭方叔?T公借胡致堂?p梅至夜?x詩

次韻劉左史王亭觀梅

題潼川?y?d先得月樓

和宇文?h州乞房樓記詩

?s?S侍郎?T公酒半宋正仲至自都城

登元?v?w次韻李左史所和范?o州詩

?R川過永叔植慈竹?x木於庭迺榜其堂曰慈?x索余詩

潼川憲司拓圃?B亭取康節?Z名以四春得古詩十二韻

遂寧社稷壇?c?L雷雨師之壇混爲一區其?g多悖?Y者某偶?z郡事因爲?S事釐正

次韻張太博見?O

再次韻

次韻張太博得余所?z二程先生集?q二程戲邵子?Z

虞?f州生日

董侍郎生日

王總?I生日

歌詩三十五韻送前知隆?c任侯赴召

?I客君子軒木芙蓉盛?_分韻得?t字

重九後三日後圃黄?A盛?_坐客有論近世菊品日繁未經前人?x詠惟明道?L?x桃花菊外此?o聞焉因相?c第其品之稍顯者各?x一品某探題得桃花菊

次韻薛?z書見?z玉臂格?x書?t堂扁額

?w雪亭

張?x立得古井以木爲?L命曰亨泉而求余詩

重陽分韻得放字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四

6古詩

?a和李季允去秋所寄凌霄觀詩

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詩余亦?a和

?s客十有二人汎舟東山分韻得大字

次韻西叔兄日食地震詩

?s書院?T友過石洞津?z校隄役

至後再見大雪楊尚書?s登天?_?D畫?w分韻得平字

送劉寺丞赴浙西提?e分韻得霄字鹽官?h以海漂蕩命劉措置

?w?W袁侍郎以朝鯉豢龍兩?D見寄索和

朝鯉

豢龍

送袁都官知徽州

送侯成甫?w蜀

送楊尚書知?o州

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w字

大理曾少卿欲見余近作?h數篇寄之以詩爲?x且云?B日瘡瘍作?x余文而愈因次其韻

送任大卿知?h州張少卿知眉州

十二月二十日?I客登介亭分韻得梅字

四月二十日?I客尋龍井前盟以雨陰晴未定不果往?I舟下西湖步至玉泉觀魚分韻得東字

六月十四日後殿侍立新永康太守成嘉甫朝?o奏事詞氣懇惻上爲嘉納?L?S?P?o其事今?l人祖帳分韻得西字遂書以贈行

楊仲博生日

送杜兵侍以?A文待制知遂寧府

送楊仲博?w蜀

送黄宜州之郡

送秦秘?O以顯謨知潼川府

送張匠?O以秘?w知?M州

?s漕使泛舟東郊坐客十人分韻得江字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五

7古詩

肩吾摘傍梅?x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爲詩以?l之用韻答?x

次韻永平令江叔文?Q山書院落成詩

生朝李肩吾?O詩次韻爲?x

次韻李肩吾?x易亭山茶梅

再?x

?Q山書院前爲荷塘三即其小?Z?B亭久矣春後八日始榜曰夫容州

再韻

通道朱宰求?r?S字李肩吾?x詩次韻

撫州崇仁?h玉清觀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書來問字

題尹商卿自信?S

兄子高赴廷對

丁大?O文伯得余近作?x之疾愈以詩見?O

先立春一日電雷雪交作程叔運?x詩次韻

朝字韻詩?T丈倡醻未已再次韻

送程叔運高不妄西?w

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書索詩

中秋?o月分韻得狂字

九日分韻得寒字

送吴?T葉元老?w浮光

題東?T王友直尚友堂

贈造琴道士劉?l雲劉亦解致雷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記見問

張永平?_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君?_?x古詩二十有二韻落之用韻和答

次韻廬陵劉?r見懷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六

8古詩

贈曾毉

四川茶?R牛寶章修楊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和靖州判官陳子從山水?D十韻

過屈大夫清烈?R下

至左緜書懷呈?s州緜州二兄

壽四川制置李侍郎

送高才卿出守嘉定

次韻?K和父自郫見寄

七夕南定樓飲同官

中秋?I客

重陽?I客以老杜?f日重陽日詩分韻凡?e主十八人得不字

游北?r之疇昔夢作二詩?X而?H記一聯云?W髮?z?z半已?A?q將文字少年?F明日爲客?b之客十三人請以是爲韻予分?W字

上巳?I客

永嘉林君?x父得英石名其室曰矸?S予易以介室

?_五星善弈棋干詩

七夕有?x

黄成之求虚舟詩

中秋有?x

送游吏部赴召

奉?x?Y陽?x純天?T友是日三池周季章?T季修?S德?_?Y中支仲壬至?x介卿?T清叔?V?h常光父繼至遂寧楊?x斯期而未至

贈畫工王生

次韻?w制置制勝軒詩

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t俾臣了翁以?L書樞密院奏事既上還山之請乃休沐日丁丑?c?e佐謁濂溪先生祠?e主凡二十有二謂是不可?o?o也遂以明道先生雲淡?L?p之詩分韻而?x而詩有二言有四言同一韻者?t二客?x之了翁得雲字

江東漕使兄?s遊?R山分韻得泠字

贈畫工王三?a傳神

題温泉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七

9律詩

次程少逸?T楊叔禹教授

和史少?f登山韻三首

和李參政龍?Q?C廬二首

和李校書沐川三絶

次韻外舅楊崇?c以詩相招

李參政見招遊龍?Q山?w途有作

和范少才詠雪

恭和御?u聞喜宴?n毛自知以下

和張大著顛字韻

張大著以?n持國?v樽?t妓事再和見戲復次韻

再和顛字韻?r方?h?_邊

和胡秘書?W中釋奠

題袁追?h亭

次韻?M同叔解嘲

次韻丞兄聞丁卯十一月三日朝報

次韻虞永康題滄江書院

次韻虞永康?x易有作

再次滄江韻

次韻范少才在峽中寄李季允

次韻虞永康?x余過滄江

和虞永康梅花十絶句

安大使生日

次韻李參政見?x遊龍?Q山詩

次韻虞永康十月海棠

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s士友至?L?c院?L梅花山茶因以爲壽

李德秀致政即席?x五言十韻用韻答之

次韻黄侍郎滄江海棠六絶

次韻王茶?R海棠四絶

次韻黄侍郎生子

題梓潼?R

題上亭?A

九月八日類試别所?c同事飲而?Z作

次韻?O試潼川提刑張兵部有懷家犀

用黄侍郎韻題宇文?l運瑞萱亭

用李致政韻題?R?o陳氏所居吕仙所留回道人來四字

燕新?M士

送唐述之赴廷對

己未唱第後?x恩詩

重校?Q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八

10律詩

次韻眉山胡宰喜雪

次韻李參政李提刑見和?e湖觀梅

次韻李參政上劉舍人?w?W

和别駕喜雨四絶

送安同知赴?I

用大理楊少卿韻題?T君山?f?D

次韻李彭州乞?Q于虞?f州

燕?O節推

人日?s李提刑李參政登蟆?U?R上醉書

李提刑李參政再和招?Q詩再用韻以?x

再和招?Q

李參政折贈黄香梅?c八詠俱至用韻以?x

李參政?s客?L西郊海棠予以?S禁不?c

再和

次韻虞?f州滄江海棠

上巳日?s同僚過蟆?U晚視新?_横江堰

題李彭州南亭

送李梁山之官

?w深甫年七十有?H九十貧?o以?B索?x

題三衢于艮室

次韻李彭州?L山居三絶

次韻李參政秋懷十絶

次韻李參政?x蟆?U新堰

魯提幹以詩惠分茶椀用韻爲?x

次韻虞?f州見寄除夕江村?T?D

南郊祖帳?x五十六言呈劉左史

?S侍郎同飲郊外王氏亭分韻得?L字

送李左史郊外和范?o州贈李韻

别東叔西叔二兄于遂寧?T外

次韻遂寧府宴貢士即席?x

虞?f州生日

董侍郎生日

王總卿生日

登冠山次瞻叔兄壁?g?f韻

?c劉左史同别楊少卿于南郊舟中用宋兵部韻

再用宋兵部韻送劉左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