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学第七辑(16开平装 全1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蜀学第七辑(16开平装 全1册)

本书收录了《扬雄身份角色的历史转变》、《试析范祖禹的爱民思想》、《李源澄办学与治学》、《吴之英与晚清蜀学》、《四川省省名考析》等文章。

11.03 2.5折 45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德祥 编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yi

上书时间2024-05-18

润言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曾德祥主编《蜀学(第7辑)》系本刊舆蜀学研究中心於2004年联合创办的栏目。该栏目主要研究蜀中学术及人物的评价、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蜀中代表学人及其学术特色,以及曾在四川客居的学人的着述、思想等。本刊包括了《再论《华阳国志》历史属性问题》、《扬雄以儒家思想论史及其对班固和《漠书》的影响》、《扬雄身份角色的历史转变》等文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德祥 编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5310171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曾德祥主编《蜀学(第7辑)》系本刊舆蜀学研究中心於2004年联合创办的栏目。该栏目主要研究蜀中学术及人物的评价、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蜀中代表学人及其学术特色,以及曾在四川客居的学人的着述、思想等。本刊包括了《再论《华阳国志》历史属性问题》、《扬雄以儒家思想论史及其对班固和《漠书》的影响》、《扬雄身份角色的历史转变》等文集。

【目录】

再论《华阳国志》历史属性问题
扬雄以儒家思想论史及其对班固和《漠书》的影响
扬雄身份角色的历史转变
巴蜀文学概念及其魏晋南北朝巴蜀文学地位之商榷
论陈子昂《感遇》诗的哲学思考
范镇、范百禄以儒为本的思想
试析范祖禹的爱民思想
苏轼的文学理念创新与文化基因的生成机制(上)
论三苏经学的得失
度正学术交游考
论李调元的易学成就
李调元诗歌体式嬗变论初探
《碧鸡漫志》续徻
李源澄办学与治学
尊孔。弘道经世:廖平的经学建构
吴之英与晚清蜀学
郑振铎、李一氓藏书及古籍整理思想比较研究
李劼人与民生公司及其实业思想探因
《曾缄先生的佚文逸事》缀补
试论谢桃坊先生之学术思想和方法——读《国学论集》有感
当代四川诗歌的精神向度——以成都野草诗群为例
四川省省名考析
刘咸忻研究综述
“四川辛亥革命暨尹昌衡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升庵诗话》常用字词试探
纪念四川省文史馆建馆六十周年
守望精神家园
《杜甫年谱》简介
南北学术与文学之异同
巴西道士李荣与唐代蜀中重玄学
王家佑氏昆仑山文化新论
蜀学史料
李源澄诸子论文集序
建设川康与复与蜀学
新蜀学史观——为《重庆商务日报》十周年纪念作
稿 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