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见社会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44.16
6.4折
¥
6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加)乔西·约翰斯顿 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22116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28页
字数400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301322116
上书时间2024-1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与学生距离最近的社会学入门书,风行英美加澳新高校
内容简介:
你每天都会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食物?喝什么样的饮料?逛街或网购时又会买些什么?喜欢什么运动?喜欢看什么体育赛事?为何进了大学还喜欢在书包上系上一些玩具饰品?想与自己喜欢的人办一场什么样的婚礼?每天都在手机上忙些什么?如果没有手机你又会怎么生活?喜欢哪些品牌?想用什么样的美颜护肤品让自己变得更加好看?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喜欢开什么样的车?
在当今这个消费时代,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与消费文化打交道,三位老师从大一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亲手教给学生如何从自己身边开始“做”社会学,揭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如何反映出我们的私人生活与建构这些生活的公共问题之间的冲突,将社会学所涵盖的众多主题整合到一起,打通了抽象的社会学理论与具体的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让社会学入门课的主旨: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真正落到了实处。
摘要:
这可能看起来像是一个奇怪的要求:请你花点时间看看你穿的裤子,然后再看看周围人穿的裤子。很可能你(或身边人)就穿着一条牛仔裤。全世界每天都有超过一半的人穿牛仔裤。据市场营销人士估计,人们每周平均有3.5天穿牛仔裤,62%的人承认他们喜欢穿牛仔裤。美国女性人均拥有8条牛仔裤,年轻女孩人均拥有13条牛仔裤。不仅全世界有几十亿人穿牛仔"裤,它们还在我们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标志性位置。在一本专门介绍牛仔裤的书中,作者写道:“爱上一条牛仔裤就像爱上一个人。找到一条完美的牛仔裤,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并且需要细心和修补,才能穿得长久。”
那么,牛仔裤是怎样成为一种受众广泛、备受青睐的服装的呢?我们钟爱的牛仔裤总是让人觉得个性十足、独一无二,尤其是在穿过一段时间,经过水洗和褪色,变得更贴身之后。与此同时。牛仔裤也是一种大众市场商品,由无数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生产,从千里之外运来。人们认为,平日穿牛仔裤再正常不过,但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牛仔裤会引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牛仔裤原本是为矿工、工人和牛仔设计的一种服装.它是如何演变成一种可与高跟鞋或西装夹克搭配的时尚物品?时尚圈风向多变,服装极易过时(如瘦腿裤、喇叭裤和工装裤),为什么牛仔裤对很多人来说却是衣橱里的经典款式,同时也是时尚圈中的核心元素?为什么有些人满足于购买低成本的基础款牛仔裤,有些人则乐意花上几百美元购买一条带有破洞的名牌牛仔裤? 要想解决这些与牛仔裤有关的问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敏锐的时尚感,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在平凡的事物中寻找意义。穿牛仔裤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流行趋势,社会学家并未将其视为一件无关紧要的琐事,而是研究了我们做出日常决定背后的意义和动机。社会学推动并引导我们去探索个人生活与更广泛的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也即培养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该术语出自赖特·米尔斯之手,米尔斯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位社会学家,他这个人很酷(他平时爱骑摩托车,而且他讲课时很可能就穿着牛仔裤)。米尔斯认为,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能让我们看到“私人问题”与“公共问题”之间的联系。缺乏这一想象力,我们就会把私人问题归咎于个人的缺点和弱点:我购物太多是因为我这人喜新厌旧,我失业是因为我这人懒惰。如果有社会学的想象力,你就会将个人问题与更宏大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联系起来。然后,你会开始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对自己的外表会有这种感觉?通过服装选择,社会群体是如何形成和得到巩固的?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选择?
有了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常着装选择背后的多重含义,识别穿牛仔裤的社会意义。在一项关于牛仔裤的研究中,两位研究人员深入英国伦敦人中,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及穿衣习惯,结果发现,牛仔裤在许多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一种矛盾的角色。穿牛仔裤让人感觉自己很“平常”,就像一个普通人,能融人身边大众。与此同时,牛仔裤又经常被用来让人感到自己个性十足、独一无二;他们也许会为一个特殊场合买一条牛仔裤,或者是为自己身着一条
...
目录:
前言 致教师
前言 致学生
第一章 穿牛仔裤的一天:在生活中发现社会学
第一部分 在消费文化里生存(和繁荣)
第二章 我吃故我在:文化、规范和价值观
第三章 快餐店里的铁笼:全球经济工作模式
第四章 咖啡隔着你和我:阶层、区隔和“好”品位
第二部分 融入其中:成为群体一员
第五章 购物上瘾:消费社会秩序
第六章 游戏人生:种族、特长和群体界限
第七章 男女有别:社会化和“性别培养”
第八章 执子之手:婚姻、家庭和异性恋
第九章 手机响了:技术和社交网络
第三部分 凸显个性:与社会世界协商的个人
第十章 我的名字叫“红”:消费文化与社会自我
第十一章 一俊遮百丑:意识形态、交互性和美容行业
第十二章 我为歌狂:亚文化、种族主义和文化挪用
第十三章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阳刚之气、汽车产业和环境可持续性
附录 下面插播广告:社会学方法综述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