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7.97 5.5折 69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杰弗里?瓦夫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8837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477页

字数353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SC:9787509788837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中宪,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天国之秋》《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主编推荐:
一战百年刚刚过去,对一战的研究仍在持续发热。甚而有专家学者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战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影响超过了二战,起码不亚于二战。这是一个大历史问题,也许需要更多的沉淀之后才能有更准确的答案。然而,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奥匈帝国的衰亡及其对欧洲文明的影响,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事的研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中的两个被忽视的点,作者瓦罗在这方面做出了很精彩的论述和研究。本书力图结合军事史和外交史,呈现既有研究较弱的东战线错综复杂的经过,分析匈帝国的衰亡及其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内容简介:
杰弗里?瓦夫罗所著的《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精)》记述了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其在十七世纪抵御了土耳其人进攻、守护欧洲文明,当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无往不利时,哈布斯堡也是抵抗革命势力的中流砥柱。但是在十九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帝国的军力、国力在诸民族的威胁、瓜分里四分五裂了。当萨拉热窝的行刺事件发生时,王朝统治者还自信满满地选择用武力解决,而不是寻求外交斡旋,对危机的来临丝毫不觉。这些愚蠢行径正中欧洲各国的下怀,因为他们对战争早已跃跃欲试,只差没有引信点燃……开战以后,奥匈帝国转眼间便溃不成军,境内六成的男子被送入“碎骨机”,连生病无法上战场者也无例外。
    这是一个王朝的兴衰与两大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崩解,从战败者的角度,作者为我们解开了东欧与巴尔干的神秘面纱。
摘要:
    多年来,皇帝和其统治集团在联邦、集权两种方法之间焦虑不安地摆荡,忽而此法,忽而彼法,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未能奏效。集权之路引发非德意志民族的众怒。在工业化、自由主义发端的近代,要透过贵族施行联邦制,已走不通,而若要透过“青年捷克党”(Young Czechs)之类的中产阶级民族社团来施行联邦制,必然导致地方脱离自立和解体。在奥匈帝国的十七个主要地区中,只有六个地区由单一民族组成;其他地区都是潜伏着民族冲突的库,例如波希米亚境内,捷克人和德意志人为语言、就业、地位的问题在城镇、乡村互斗。弗朗茨.约瑟夫三十岁时(他活到八十六岁且至死才退位),奥地利就已无法运作,已如同一只太胖、太笨重而飞不起来且行动太迟缓、太无自卫能力而无法在地面存活的渡渡鸟。
        一八六○年代的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立即注意到这点。自一八五○年代俾斯麦说“中欧不再容许两强并立”之时起,他就看奥地利很不顺眼。一八六六年他把矛头对准弗朗茨.约瑟夫,要求自拿破仑战争结束起即由维也纳宽松领导的德意志诸邦改奉普鲁士为主子。弗朗茨?约瑟夫以其一贯乱无章法的作风,权衡妥协开战的利弊得失,最后决定开战以“保住奥地利的颜面”。他不够深谋远虑,总是为虚无缥缈的“面子”而战,而非为具体可见的利益而战――一九一四年时他又这么干。一八五九、一八六六年时,一如一九一四年时,若以战争之外的手段来保住颜面,会远更符合帝国的利益,将既能保住奥地利的大国身份,同时又能免除两个历来交好之国的毁灭性冲突。
        毛奇将军的普鲁士陆军,一八六六年六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侵奥地利,在几次交手中连连击败奥地利陆军,并于七月三日在波希米亚易北河边的柯尼希格雷茨要塞,打出最辉煌的战果。普军挺进波希米亚时,一支意大利军队入侵威尼斯,拿下该省,兵威逼近的里雅斯特。奥地利输得一塌糊涂:开战前,奥国外交官未能以让步打消普鲁士或意大利的进攻;开战后,奥国将领未能抓住良机打赢两战线。
        拿破仑战争期间,奥地利军队是反拿破仑阵营的中流砥柱,但一八六六年竞如此落败,其震撼无疑如石破天惊。罗马教廷外长听到普军在柯尼希格雷茨大胜、奥军溃败的消息,惊讶地说道:“世界垮了。”此后的政局发展更令人震惊。英国保守党领袖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一八七一年二月向下议院议员演说时,说出了欧洲其他地区人民的心声,判定俾斯麦将把三十六个德意志邦国一统于普鲁士统治之下,“打破了均势”,并说此举如同一场“德意志革命”,其政治意义比前一个世纪的法国大革命还要重大。拿破仑战争结束时,成立了由奥地利领导的德意志邦联,以免德意志民族的财富、工业、剧增的人口被单一强权所把持。随着那些资源突然落入普鲁士之手,欧陆的均势翻转。一个以柏林为中心且雄心勃勃的新强权,一统了俄国与法国之间原本小国林立、四分五裂的局面,且决意大展身手,让世人刮目相看。
        P33-34
目录:
插图目录
地图目录
致谢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欧洲病夫
第二章  犯错与愚蠢之间
第三章  巴尔干战争
第四章  萨拉热窝逞凶
第五章  蒸汽压路机
第六章  格格不入之人
第七章  克拉希尼克
第八章  科马鲁夫
第九章  伦贝格与拉瓦鲁斯卡
第十章  死于德里纳河边
第十一章  华沙
第十二章  细长的灰线
第十三章  以塞尔维亚为献礼
第十四章  雪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