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园客李滨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梨园客李滨声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3.19 7.1折 89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泠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68846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9页

字数134千字

定价89元

货号SC:9787509768846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泠风的《梨园客李滨声》是一本以李滨声学戏唱戏画戏经历为导线的传记文学,其间穿插了历史事件、民俗文化、名人轶事和丰富的京剧艺术内容,使其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具备一定的史料性。本书的亮点之一是作者在写作中穿插了“说俗解戏”的篇章,于是民俗文化与京剧介绍即随着一个人物的成长经历醒目地跃然纸上;亮点二是选配了李滨声先生本人多年来积累的近百幅戏画。
摘要:
    秋后的沈阳街上已经能见到穿薄棉袍子的行人了。雨霁,天边出现一道彩虹,像变戏法一样,一顿饭的功夫阳光即把湿淋淋的街面打理得舒适润泽。这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巷一一沈阳大西关成平里,巷子里的沙堆旁,只有三岁多的李滨声叉腿坐在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拍燕窝”。
        李滨声把左手半凸着放在沙堆上,用另外一只小手不住地往上培沙子,每培一层,他都要用手轻轻拍实,然后再往上面洒几把沙子……就这样,他认认真真地倒腾着这堆沙子,当面前的沙子隆成窝头状时,便小心冀冀地把用做拱件的左手抽了出来。这一次,沙窝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塌陷,一个窑洞似的小小燕窝完成了。
        李滨声兴奋起来,他用沾满沙子的小手胡噜了一把汗津津的前额,大声叫道“舅妈,我做好了。”没等在一边纳鞋底的妇人走过来,紧接着他又冒出一句京味十足的皮簧唱腔:“孤王酒醉桃花宫……”
        自从外祖父一家从京城迁回沈阳,长李滨声年仅五岁的小舅舅嘴里就经常哼唱着一些时下京城最流行的京戏段子。李滨声似乎天生就有京戏缘,自打第一次听到小舅舅的哼唱,他即被那些词精曲顺的京戏唱腔所吸引,并且很快学会了《斩黄袍》中最经典的几句。
        稚嫩的童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悠悠荡漾,竟引得巷子尽头两扇院门开启,从里面走出一对衣着光鲜的中年夫妇。这夫妻俩都是京戏迷,很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模仿刘鸿声的唱腔。那时候,下海票友刘鸿声早已在梨园内外声名显赫,他的“三斩一碰”是敢与谭鑫培对台叫板的有名剧目,其中《斩黄袍》中“孤王酒醉桃花宫”那段唱腔在北京城更是家喻户晓。
        两夫妇和纳鞋底的妇人搭讪起来,方知道那男孩儿是二号院翁家的外孙子李滨声,被他喊作舅妈的那妇人也不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宗亲娘舅之妻,而是翁恩裕的儿子翁荣溥小时候的奶妈。  翁家是满族,满族人管母亲叫“额涅”,而“妈”的称呼则是用于仆妇。李滨声的外祖父翁恩裕从京城返回原籍的时候带来了小儿子的京籍奶妈一家人,初到外公家的李滨声则想当然地把他舅舅的“奶妈”叫成了“舅妈”。这叫法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在翁家上上下下却习已为常。那时候,李滨声的小舅舅已经上了小学,“舅妈”的主要职责即是照看翁家这个宝贝外孙子。
      从大院里走出的那对夫妻都是京戏迷,他们出自当时沈阳一个有头有脸的官宦人家。当时那对夫妻家里正筹备办堂会,恰好缺一个助演孩子,机遇让他们相中了李滨声。听说可以穿戏服唱堂会,李滨声抛下好不容易拍成的燕窝跳着脚儿乐起来。
        戏迷夫妇把李滨声和他“舅妈”引进自己院子,沏上茶续上水,首先让李滨声试试《斩黄袍》中的一段“上弦唱”,“孤王酒醉桃花宫”。由
...
目录:
与戏结缘
  三岁模仿刘鸿声
  四岁成为戏园常客
  六岁登台演《宝莲灯》
  “大花脸”诱发了他画戏的兴趣
走进票房
  请来老艺人学戏
  14岁正式入票房
  从花脸转向小生
  抗战胜利出演岳家庄
京城名票
  进入中国大学
  追踪叶盛兰三年捋叶子
  大马神庙王瑶卿家的常客
  长安大戏院彩唱《白门楼》
淡出舞台
  美术为职业,唱戏成爱好
  与裘盛戎的同台合作
  只穿了一次的心爱行头
  靠背戏词挺过艰难岁月
重返氍毹
  “寺左门人”画京戏
  说戏讲戏上央视
  古稀之年开专场
  九十翁彩唱艺惊人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