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藏北科考纪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秘藏北科考纪实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7.51 5.0折 35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知非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40402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定价35元

货号SC:9787502840402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专门组建一支由32名科研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藏北分队作为攻坚队伍,考察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以探明真相,积累科学资料。虽然藏北高原自然环境特别严酷,工作、生活条件极差,当时车辆、装备又十分简陋,但藏北队员凭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探索青藏高原奥秘的执着,经历了108个日日夜夜的团结奋斗,终于克服了风雪骤变、饥寒交迫、缺氧疲劳、道路泥泞、陷车不断等无数艰难和险阻,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在夏季(雨季)深入到羌塘高原中北部,从黑河阿里公路向北穿越无人区,直抵中昆仑山喀拉米兰山口的综合科学考察任务。《神秘藏北科考纪实》就是对该次科考经历的文字记录。
    《神秘藏北科考纪实》由张知非编写。
摘要:
    打前站的路上
        北京牌越野车挤开送别的人群,缓缓地开动了。我们透过小车窗与战友们一一告别。车子拐过树林,我才回过身来坐好。离别和相会对于我们科考队员们来说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这次彼此心情却不大一样。我深思着悟出个道理:无非是我们去藏北无人区进行科考,要经历一番难以预料的艰险,也许“再见”会成为一句空话。这或许就是告别时热情中又夹着几分严肃的缘故吧。
        金色的阳光突然投入车内。小车已经飞快地驶出浓密的林荫道,向右一转,巍峨的布达拉宫出现在后车窗,很快就被扬起的尘土弄得模糊了。
        这次我们先遣小组去那曲,是为科考队藏北分队深入无人区考察打前站。准备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全队考察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打前站的任务虽然琐碎,但是很有意义。到藏北无人区的考察,我们确实底数不大。会遇到什么样的气候?交通、给养能否有保证?怎么能在短短4个月内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填补上我国区域综合考察中最后的一大块空白呢?
        汽车猛地一颠,柏油马路结束了,走上了石块铺砌的路,不一会儿,又跑上了石碴路。这条路就是有名的青藏公路。它全程1900多公里,从青海省的西宁直通拉萨。它与从成都通往拉萨的川藏公路一起,构成了拉萨与内地连接的两条大动脉。1950年西藏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军进军西藏,就动手修筑这两条路了。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这两条路同时修通了。过去从西宁到拉萨要走三四个月的历史从此结束。现在更快,大卡车跑一趟,只需要7天时间。在修路的过程中,解放军和藏族民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使藏族人民初次认识到谁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这两条路也是藏族人民走向幸福之路。
        “比过去宽多了,好走多了。”老陈不断地赞叹着。老陈是随队的摄影记者,当年曾跟随陈毅率领的代表团从西宁来过拉萨,后来又留在西藏工作过一年多。他会说几句藏语,能顶半个翻译。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西藏”。阔别西藏多年,重新踏上这条路,他当然有更深刻的感受。
        汽车越过西郊电站引水渠的进水闸,就折向西北,沿着羊八井河谷的东侧溯流而上。宽阔的河谷中,人们正忙着耕地。每两头牦牛挽着一对新式步犁。牦牛头上还扎着红色的缨子,显得十分喜庆。干活的人们看见小车驶过,习惯地回过头来笑着招手。我们推开小车窗挥手作答。虽然互不相识,但瞬间交流产生的感情,又是那么亲切真挚。
        穿过一片峡谷区,地势变得十分险要。右侧是悬崖陡壁,左侧是汹涌急流。汽车迅速爬高,气压持续下降,我们的耳鼓开始有明显的膨胀感,大家不时揉一下耳朵或人为地打一个呵欠,想办法使耳膜内外压差保持平衡,不然,听力就要“减弱了”
...
目录:
藏北考察散记
  打前站的路上
  关怀
  榜样
  斯文?赫定
  出发前夕
  藏北奇观――泉华石林
  水质初探
  间歇泉旁的三天三夜
  探索错尼湖的秘密
  藏北高原上的庞然大物――野牦牛
  野牛粪与野炊
  找水
  七月的风雪
  马吃肉
  向喀拉米兰山口进军
藏北考察日记
后记
鸣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