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知识形态研究----以中国刑事裁判文书为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知识形态研究----以中国刑事裁判文书为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1.28 7.6折 2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瑞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ISBN9787565306679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8页

字数236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SC:9787565306679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李瑞生编著的《刑法知识形态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刑法实施前、1979年刑法实施后、1997年刑法实施后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以来四个时间段,对中国刑事裁判文书进行了罪名、犯罪构成、归责理论、共犯论、罪数形态、犯罪形态、刑罚适用以及刑法因果关系等知识形态的考察,这些刑法知识是法官司法理念、思维方式和法学功底的反映。在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中,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得以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理性裁判已经成为法院刑事审判的理想。一起来翻阅《刑法知识形态研究》吧!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司法权是什么——1979年刑法实施前的刑事裁判文书
一、研究样本说明
二、没有刑事程序法的刑事诉讼
三、没有刑法典的定罪
四、没有刑法典的量刑
五、结语
第二章 援法而治——1979年刑法实施之后的刑事裁判文书
一、研究样本说明
二、刑法理念实用化
(一)工具主义刑法观
(二)严格适用刑事类推与罪刑法定
三、刑法知识淡中有奇
(一)犯罪构成
(二)共同犯罪
(三)牵连犯
四、刑罚适用
(一)刑种适用情况
(二)量刑情节
第三章 刑法职业化——1997年刑法实施后的刑事裁判文书
一、研究样本说明
二、刑法理念现代化
(一)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并重
(二)刑法溯及力
(三)无罪推定
(四)法律规定之精神和立法本意(可知论)
(五)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三、刑法知识多元化
(一)犯罪构成
(二)共同犯罪
(三)罪数形态
(四)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
(五)完成罪与未完成罪
(六)因果关系理论的现状
四、刑罚适用
(一)刑种适用情况
(二)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
第四章 走向理性——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裁判文书
一、关于“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二)侯卫春故意杀人案
二、关于“警察圈套”
三、关于刑事政策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