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影印》南宋江西大字刻本《曹子建集》

880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植

出版人古椿阁

年代2010年代 (2010-2019)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影印

装帧线装

尺寸33 × 22 × 7 cm

册数5册

上书时间2024-06-27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众所周知,宋刻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无可逾越的高峰,人云“一页宋刻一两金”。宋刻本《曹子建集》一函五册,共十卷,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诗文集,在中国文学史和版本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书是最早最全的曹植集,经由凤凰出版社原大影印出版发行,为古椿阁再造善本丛刊之一,底本是海内唯一存世的宋刻孤本——南宋江西大字全本。字大如钱,墨黑如漆,纸质莹洁,版刻工丽,开本阔大,实乃宋刻善本之上品,也是传世经典中罕见的大字美品。《曹子建集》制作不惜工本,采用安徽泾县特制手工宣纸,套色印刷,真丝封面,耿绢包角,六眼线装,出版后不出所料市场反映极好。有些书友接连购买好几部,藏家看重的不仅是它的划算的价格,更为书中洋溢着的“建安风骨”所深深倾倒。
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曾封陈王,世称“陈思王”。自幼聪慧,深得曹操宠爱,曾欲立为太子,后因恃才傲物不拘小节而失宠。曹丕称帝后,备受猜忌与迫害,屡遭贬爵、迁封,后忧郁而死。

      曹植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古典诗歌五七言诗逐渐定型的时期。五言诗起于汉代,历八代至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把是《诗经》变化多端的章法、句法和韵法整齐划一,把诗经低回往复一唱三叹的音节变成直率平坦,更易于抒情达意,在东汉乃至魏晋遂取代四言诗、杂言诗成为诗坛创作主流。 其中《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十九首虽非成于一人之手,但却有着共同的时代主题——汉末动乱时世中寒士的失落和寻常夫妇的两地相思,情景交融,颇多人生哲理的思索。这就为接踵而来的“建安风骨”创造了条件。
建安时期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诗歌,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疾苦,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调;一方面便是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收拾金瓯的使命感或雄心壮志。风格普遍表现为积极入世,反映现实,慷慨悲歌。刘勰《文心雕龙》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这一文学形态被称为“建安风骨”,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以曹 魏政治为依托,出现一个作家集群——邺下文人集团。包括曹氏父子三人、建安七子和蔡文姬。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尚兼长四言与五言,而曹植则成为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学家,是“邺下风流”成就最高之人,也是“建安风骨”的主要代表。其诗风清新活泼、凝练俊逸、骨气奇高、风流自赏。他注意用词的形象生 动,辞采的华美、韵律的和谐、诗篇的起结,并努力锤炼警句,开启了六朝绮丽的先河。其《赠白马王彪》是五言抒情的空前长篇,皆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开风气之 作。对后世文学尤其是五言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曹植诗以其兄曹丕即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写他的游宴生活、忧生之嗟、时代感受,反映社会风貌,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代表作有《送应氏》、《名都篇》、《白马篇》等。后期诗歌抒写遭受猜忌与迫害的痛苦和哀怨,表现不甘弃置、用世立功的愿望,代表作有《七哀诗》、《怨歌行》等。此外还有一些游仙诗, 多借以发泄现实生活的苦闷,寄寓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思想驳杂,杂糅儒道、阴阳,法家也有涉猎。不仅于诗勤于著述,赋、记、表、疏等各体散文,亦皆冠绝当 时。谢灵运曾说:“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全部作品辑入《曹子建集》。

      曹植的作品流传极广,最早的曹植集由曹植本人撰录,但今己佚,未有流传。其后出现了他人编写的曹植集,从卷数上讲,曹植集经历了由三十卷本到二十卷本,最后十卷本的过程。三十卷本目录仅载于郑氏《通志略》,此后无传,包括二十卷本,约佚于南宋中期或者末期。而十卷本中流传有几个很重要的版本:南宋孝宗间江西大字刊曹子建集十卷本、南宋嘉定六年刊曹子建集十卷本、北宋开宝七年刊本、北宋元丰五年万玉堂曹子建集十卷本。它们是后世众多版本的母本,尤其是南宋孝宗间江西大字本曹子建集十卷本,现藏上海图书馆,是唯一有实物存在的宋刻本,为世所公认的海内孤本。明代朱大韶、周良金秘藏此书于家,不与人知。至清代此宋本流入常熟铁琴铜剑楼,民国初流传民间,终归上图。此本刊刻之精,纤毫不爽,纸用开化,墨如点漆, 不愧有宋一朝精刻善本。每半页八行,行十五字,书法精妙,字大悦目,小字双行,白口,双黑鱼尾,版心上下鱼尾之间有“子建文目”、“子建文集”字样。卷 一、二、三、四均为赋,共计四十三篇,无《述行赋》;卷五为诗,共计三十九首,未收《七步诗》;卷六为歌行篇,共计四十篇;卷七为颂,共计三十七篇,此卷 无《禹渡河赞》、《长乐观画赞》,有《孔子庙颂》;卷八为表章,共二十一篇,其中《上卞太后诔》就收于此卷;卷九为文书诔哀辞,共十五篇;卷十为论、说, 共计八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