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风眠作品集
  • 林风眠作品集
  • 林风眠作品集
  • 林风眠作品集
  • 林风眠作品集
  • 林风眠作品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林风眠作品集

120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嘉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中国画院 编

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上海中国画院 编
  • 出版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8-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5304052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页
【内容简介】
林风眠(1900~  ),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1900年11月22日生于广东省梅县。6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赴上海,1919年由法华协会选送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1922年,先后入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25年冬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辞职赴上海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创杭州国立艺术院,任校长兼教授。1945年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翌年回杭州,重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7年辞去教职,专事水墨画探索。1949年再回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52年退职居上海,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1979年后定居香港。  

   林风眠早年的创作以油画人物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代表作有《摸索》、《人道》、《人间》、《生之欲》、《人类的历史》、《金色之颤动》、《伤鸟》等。这些作品产生的基础,一是祖国苦难深重的现实背景;二是林风眠少年与青年时代所接受的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康德、叔本华哲学的某种影响;三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个人生活上所受的打击与不幸(父亲、妻子、儿子的死亡)。他充满憧憬与追求,呼唤友爱和人性,但看不到光辉的希望。 从艺术上看,他兼画油画和传统中国画──以油画作主题性的人物画,以水墨等传统形式画山水、花鸟。林风眠的中国画,走的是中西融合的道路。他留学期间,广泛吸收古典艺术、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艺术的营养。对中国传统,他不仅追踪宋元,还深究汉唐和广大的民间美术。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生命的跃动与寓丰富强劲于单纯的特质,正与对汉画的借鉴分不开。林风眠使用毛笔宣纸,但他不求书法力透纸背的效果,也不题诗于画。其运线的果断、疾速、遒劲,显出一种独立的个性。他常常融浓丽的彩色于水墨,突出人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新鲜感、质量感,破除了传统水墨画略施淡色的程式。林风眠对中国画的新追求不只在技巧形式方面。他首先是树立了一种新的观念:从人类文化与艺术史的高度观看传统,把自然和心灵视为创造艺术生命的源泉。他看重观察对象,但从不拘泥于表皮的真实。他总是在方形的构图中创造着令人神往的意境。水墨与油彩、力量与柔情、诗人般的气质与清醒的理智,在他的探索中凝为一体,从而形成他的独特风格。在现代革新中国画的种种实验探索中,林风眠的创造性、开拓性劳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创始人之一的林风眠,是一位忠诚而卓有见地的美术教育家。他主张在教学中兼收并蓄、中西并存。他眼界开阔,胸怀宽广,能够容纳各种遗产和各种风格流派。他重视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追求自己的艺术个性。他教导学生在年轻时打好基本功,而后进行变革。在主客关系上,他强调尊重客体对象,要求学生到自然中去寻求灵感与体验,但他反对学院主义,反对让学生终日为外形和光影的逼肖而大伤精力。他引导学生在表现对象生动性的同时,求得情感与理智间的平衡。他提倡多方面发展,总是教育学生在画好画的同时,也去读文艺名著,读哲学、历史,以充实心灵,增进感受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