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隶定县中学校同学录(王森然收藏)
  • 直隶定县中学校同学录(王森然收藏)
  • 直隶定县中学校同学录(王森然收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直隶定县中学校同学录(王森然收藏)

26000 七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社直隶定县中学校

出版时间1913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页数23页

上书时间2014-01-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商品描述
直隶定县中学校同学录 中华民国二年三月印,23页大32k,内有王森然铅笔和毛笔记录的通讯录,封页有王樾(王森然)毛笔签名。
王森然(1895年—1984年)原名王樾,字森然,号杏岩,曾用哑公、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涤楼、养吾等70个笔名。定州市东旺村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美术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王森然是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早年12岁时就写出了“振衣帕米尔,濯足太平洋”的豪言

壮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正在定州高等学校学习的王森然因剪掉发辫并鼓励同学响应革命被开除。辛亥革命胜利后,被校方迎回学校。1917年汇编了《河北民歌》。1919年初王森然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王森然在其启蒙老师邓中夏影响下,1921年3月,与进步同学组织了“新文化研究会”、“新教育协进会”等进步学术团体,均被选为会长。1922年6月王森然到保定甲种工业学校任新文化教员,以后又兼任直隶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3年8月,王森然应邀到冀州创办直隶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4年2月,应校长杜斌丞之邀,来到陕西榆林中学,在该校传播民主进步思想,宣讲新文化运动。1927年撰写出了30万余字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学思想和教

学法理论。填补了我国教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空白 。1928年王森然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研究史学科,开始进行史学的学习和研究。从20年代中期起,他对文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30年他将研究成果汇集为《文学新论》。193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中国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1942年,发表诗作《杀!杀!杀!》,吹响了彻底砸烂旧世界的号角。同年又发表《无定河的壮歌》。此后又写了《心儿何时爆裂?》、《炸弹之魂》等,并把它们辑成诗集《星儿》。在创作大量诗歌的同时,他还写了小说《露白之死》、舞蹈哑剧《乱舞之场》以及《汉海之礁》、《回到悲惨的梦里去》等作品。揭露了反动军阀的丑恶嘴脸,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1948年4月,受地下党的邀请在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秘密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国解放前夕,应陶铸的邀请,被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和会顾问及中南区临时政府文教接管部副主任,参加了当时的文教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 作品有《松鹤朝阳》、《群鹰图》和《长寿图》等 。1944年、1946年、1979年三度在北京举办个展 。年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等单位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森然遗作展” 。 著有《文学新论》、《近代二十家评传》、《近代百家评传》、《中国剧目辞典》等;为古著《山水论》、《山水诀》、《青在堂画学浅说》、《梦幻居画学简明》作今译和注释 。 遗嘱将十万元捐献给教育事业,后设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王森然奖学金” 。 出版有《文学新论》、《近代二十家评论》等。标点注释有《山水论·山水诀》、《画学浅说》、《梦幻居画学简明》。撰写有《回忆齐白石先生》等。

2人物年表

王森然幼年随父亲读私塾。

1907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县立高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少年王樾积极宣传革命,并带头剪掉辫子,壮举曾轰

王森然

动全县。

1912年,孙中山先生北上路过定县,在车站稍停,专门接见了王樾,鼓励他:“你们要努力去做,勇敢地去做,将来的中国要靠你们的。”

1917年,王樾在直隶省立第九中学读书,担任学生会会长,蔡元培到直隶九中视察,对他十分赏识,给他讲了许多要振兴祖国,首先要振兴教育的道理,他很受启发,奠定了终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决心。在蔡先生的鼓励下,王樾搜集了大量的河北民歌,编成了一部《民歌汇选》。

1919年“五四”运动时,王樾正在直隶高等师范读书,他先后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何孟雄、邓中夏等著名革命家,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

1921年春,他在保定同邓中夏同志一起研究社会问题,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当时,他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志之一,多次遭到反动军阀的通缉。

1922年6月,从直隶高师毕业后,王樾到保定甲种工业学校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1923年5月,因发表了痛斥曹锟贿选总统的文章而受到通缉,他化妆逃往北京,在北大李大钊、陈独秀等教授的保护下,改名森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当年8月,在何孟雄的帮助下,王森然到冀州创办直隶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1924年,王森然受陕西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之邀,到榆林中学任教,因此而结识了刘志丹、杨虎城等人。并同魏野畴、李子洲同志一起在陕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25年,王森然又回到北京,在文化大学、四存中学任教,同时到北大听课,聆听了鲁迅先生的教诲,并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与齐白石结为忘年之交。后来,王森然先后到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和绥远五族学院任教,都因为宣传马列主义、支持学生运动而被排斥。

1927年,王森然到北京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与胡也频等来往密切。这一年,他出版了教学法著作《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李大钊被杀害后,王森然不畏强暴,在天津《大公报》发表《李大钊先生评传》,痛悼烈士,声讨国贼。

1928年,王森然考取了国立京师大学国学研究馆史学研究生,其间还出任国民政府北平特别市府秘书,兼任市政府革命图书馆馆长。

1930年,王森然研究生毕业,受聘为河北大学教授,并整理出版了《文学新论》、《印度革命与甘地》两部著作。

1931年,王森然受聘为北平蒙藏学院国文教授,兼任天津《庸报》周刊编辑,还创办了华北大学艺术专修科,出版了《近代二十家评传》,完成了《中国近代画史》、《中国艺术概论》等近百万字的讲义。

1939年,王森然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系教授期间,撰写了《唐宋元明学术史》、《秦汉学术史》、《清代学术史》、《汉裴岑纪功碑考》、《双声与叠韵》等著作。

1944年,齐白石在北平中山公园为王森然举办画展,亲自撰写了前言,高度评价王森然的精湛艺术。

1945年,51岁的王森然到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1981年习仲勋(左)和王森然在一起

教育系任教授,同时任北平临时大学、中国大学教授。1946年,在北平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

1948年,受徐悲鸿邀请,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49年,王森然应陶铸之邀,随解放军南下,受聘为武汉军管会顾问,中南区临时政府文教接管部副主任。全国解放后,他申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教书,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

195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及带留学生,并在民族美术研究所从事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研究。后在民族美术研究所从事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研究。

1956年,王森然因在旧政府里做过事而被“控制使用”,“文革”时更是备受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在王森然头上的不实之词被一一推翻。

1979年,王森然第三次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画展,他的事迹被拍成了纪录片《老教授王森然》。

1980年,85岁高龄的王森然应全国人大之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松鹤朝阳》和《群鹰图》两幅巨型国画。

1982年,王森然被增补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4月4日,病逝于北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