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 理解人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解人性

8.88 2.3折 39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连云港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俊兰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5-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自然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俊兰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111565550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1页
【内容简介】

《理解人生》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与人性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自我启发之父的13堂人性课

 

阿德勒逝世80周年全新完整译本

 

理解个体心理学理论代表作

 

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

 

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阿德勒在书中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zui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将很难使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他的工作会完全只流于表面,而且他会错误地认为,由于事物的外部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自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实际情况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几乎不会使个体做出什么改变,所有貌似的改变都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只要行为模式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听阿德勒讲述人性的13堂课,在他人的故事中窥见自己,找寻自己的行动源泉和心灵动态,活出幸福,活得真诚。

 


【作者简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生于维也纳,现代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世界心理学史中无法避开的少数璀璨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

 


 

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其著作有《自卑与chao越》《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教育》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阅历丰富,磨难颇多。他在幼年时期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岁那年患上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们之间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chao越自己,1895年,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团,并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一战期间,他曾在奥国军队当军医,战争结束后退役,随后在维也纳从事儿童心理学的辅导工作。同时,将他的专业技能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进行展示和传授。从此名声大振;1926年,他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1932年,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在美国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他受邀到欧洲讲学,因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

 


【目录】

目录

 

导读 活出阿德勒心理学,择你所爱的人生

 

推荐序一 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第一章

 

精神  ‖002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层面  ‖010

 

每一个自发的行为都始于一种欠缺感,其结果都走向一种满足、安静和完满的状态。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016

 

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总是指向他人的,这种社会感会伴随人终生。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025

 

我们每个人体验到的都是整个世界中某个非常具体的部分。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获得认可  ‖045

 

获得认可的愿望伴随着自卑感而来,它的目的是使这个个体看起来优于他所处的环境。

 

第六章

 

为生活所做的准备  ‖063

 

所有的困难都会被克服,人类对幸福未来的希冀从未消退。

 

第七章

 

性别  ‖086

 

男性和女性都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劳动分工机会。

 

第八章

 

家庭格局  ‖110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也许会影响到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取向、能力等。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第九章

 

总论  ‖120

 

性格特征不是遗传来的能力的展现,而是人为坚持了某种特殊惯态而习得的。

 

第十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144

 

一旦个体对认可的追求占了上风,他会用更紧张、更激烈的行动追求这个目标。

 

第十一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178

 

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从未伤害过他人但是远离生活、远离人类、避免一切接触而且因为离群索居而无法与其他人合作的人。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  ‖193

 

通过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以及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可以轻易地测出他的社会感。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204

 

情感和情绪与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情绪。

 

附录  ‖21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