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版一印)

10.88 2.3折 48 九品

仅1件

江苏连云港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忠民 主编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顶

上书时间2023-03-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自然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忠民 主编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681767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6页
  • 字数 410千字
【内容简介】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是这一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是从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与城市竞争力,以及城市总体服务功能与综合竞争力三大层面,对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研究。

  本书共分10章。第一章区位环境与区位竞争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考察。一是上海本身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而引出的区位优势;二是上海与近代中国其他重要口岸城市的区位优势比较。此外,还将上海与天津、汉口的区位环境与区位竞争力进行比较,进一步佐证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区位竞争力的潜在作用和基础作用。

  第二章近代上海城市制度环境与综合竞争力的消长,主要探讨以近代上海“双重政体”制度特征为中心的制度竞争力。通过分析国家制度环境的嬗变,以及租界这一特殊制度环境的出现,揭示近代上海在租界示范效应下整体制度环境的整合,近代上海城市制度环境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制度竞争力在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客观作用。

  第三章社会人文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则以社会人文环境竞争力为主要研究分析对象,在详尽分析近代上海文教事业、市民文化素质、人文观念形态、市民价值取向等问题的基础上,概括了社会人文环境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巨大影响。

  第四章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与城市竞争力,以要素与资源竞争力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劳动力要素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以及资源配置竞争力。在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实力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考察城市经济实力的形成和提升,首先就要看近代上海是如何吸引各种生产要素以及配置经济资源的。

  第五章工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分析了近代上海的产业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指出了它们在近代上海经济实力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其中包括上海在工业投资规模、工业行业结构以及工业产值等方面的优势分析,对工业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中的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论述。

  第六章内外贸易一体化下的贸易竞争力,以贸易竞争力为主要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在近代上海城市经济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外贸易整合、贸易网络的构建以及贸易集聚扩散功能、口岸化市场体系的辐射引导作用等等,正是由于内外贸易的一体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场网络造就了近代上海城市经济的巨大竞争能力,它们对于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近代上海城市消费功能与综合竞争力,从城市消费市场以及由此而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消费需求的基本状况、城市商业机制构筑的消费市场,以及城市服务营造的消费环境、城市房地产业形成的特殊消费市场,形象地勾画出了作为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消费竞争力。

  第八章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综合管理水平,以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竞争力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了近代上海的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服务功能和城市综合管理竞争力的形成、特点以及运行机制。

  第九章城市创新机制与城市竞争力,从创新意识的扩散、城市创新体系的形成以及城市创新的动力机制三方面,对构成和推动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创新能力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

  最后的第十章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以上诸章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做了总体的概括和论述,指出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只是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包括城市的社会环境、制度因素、人文因素以及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

  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用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再次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考察近代上海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和工商业城市的原因。并且希望通过这一探索,推动上海城市史和经济史的研究,取得某种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 基本内容与框架

第一篇 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与城市竞争力

 第一章 区位环境与区位竞争力

  一 上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区位优势 

  二 近代上海与国内重要口岸城市的区位竞争力比较

 第二章 近代上海城市制度环境与综合竞争力的消长

  一 近代上海“双重政体”的制度特征

  二 国家制度环境的嬗变与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走向

  三 特殊制度环境的出现与近代上海城市格局的形成

  四 制度环境与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三章 社会人文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 上海城市职业阶层的形成

  二 上海文教事业的发展

  三 上海市民文化素质状况

  四 近代上海人文观念形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篇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与城市竞争力

 第四章 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与城市竞争力

  一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竞争力

  二 资金的集聚、扩散与资本竞争力

  三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 资源配置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五章 工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

  一 上海在工业投资规模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 上海在工业行业结构方面的竞争优势

  三 上海在工业产值方面的竞争优势

  四 企业组织与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六章 内外贸易一体化下的城市贸易竞争力

  一 商品流通链的形成与内外贸易整合

  ……

 第七章 近代上海城市消费功能与综合竞争力

第三篇 城市总体功能的提升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八章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综合管理水平

 第九章 城市创新机制与城市竞争力

 第十章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