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内页无划写

96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坎贝尔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5

喜鹤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坎贝尔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08-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629153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4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8页
  • 字数 56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 丛书 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史语言学入门教科书,其最显著的优点是取材广泛,深入浅出,讲解清晰,术语定义简洁易懂,书末索引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作为历史语言学的入门教材,本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它的实用性和简洁明了能够帮助讲授者把毫无背景的学生顺利引进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大门。而对理论问题有更大兴趣的读者,则可以从本书出发,阅读更深、更专门的著作。
【作者简介】
  莱尔·坎贝尔(LyleCamPbell)现为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ofUtah)语言学系“校长首席教授”(PresidentialProfessor),并担任美国印第安语研究中心主任。坎贝尔著作颇丰,其中《美洲印第安语:美洲印第安语的历史语言学》(AmericanIndianLanguages:TheHistoricalLinguisticsofNativeAmeba)和合著的《历史句法学的跨语言视角》(HistoricalSyntaxinCross—LinguisticPerspectives)两书曾获得美国语言学学会(LinguisticSocietyofAmerica)的布龙菲尔德年度最佳图书奖(LeonardBloomfieldBookAward)。LyleCampbell现为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ofUtah)语言学系教授、美洲印第安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他通晓10余种语言,在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
【目录】
《西方语言学视野》总序
《历史语言学导论》导读
原书目录
表格目录
图形、地图目录
前言
致谢辞
音标和惯例
音标表
第一章概论
1.1引言
1.2何为历史语言学?
1.3语言演变类型:一个英语例子
1.4练习
第二章音变
2.1引言
2.2音变类型
2.3非音位(音变体)的变化
2.4音位变化
2.5孤立的变化
2.6音变的基本类型
2.7音变的常见类型
2.8相对年代学
2.9音变链
2.10练习
第三章借用
3.1引言
3.2何为借词?
3.3为何语言之间要相互借用?
3.4词汇如何借用?
3.5如何确定借词及借用方向?
3.6以借词作为了解以往语言变化的线索
3.7什么可以被借用?
3.8文化推断
3.9练习
第四章类推变化
4.1引言
4.2成比例的类推
4.3类推的趋同作用
4.4类推扩展
4.5类推和音变之间的关系
4.6类推模型
4.7其他类型的类推
4.8练习
第五章比较法和语言重构
5.1引言
5.2比较法的详细介绍
5.3例证研究
5.4印欧语和音变的规律性
5.5比较法的基本假设
5.6重构的原始语言有多真实?
5.7练习
第六章语言分类
6.1引言
6.2世界上的语系
6.3术语
6.4如何画语言谱系树:分组
6.5语言年代学(词汇统计分析法)
6.6练习
第七章语言变化的模型
7.1引言
7.2谱系树模型
7.3来自方言学的挑战及“波浪理论”
7.4方言学(语言地理学和方言地理学)
7.5研究语言演变动因的一个模型
7.6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演变
7.7词汇扩散的若干问题
第八章内部构拟
8.1引言
8.2内部构拟例解
8.3相对年代学
8.4内部构拟法的局限
8.5内部构拟法与比较法
8.6练习
第九章语义演变和词汇变化
9.1引言
9.2传统的考虑
9.3解释语义演变的尝试
9.4其他类型的词汇变化——新词
9.5练习
第十章句法变化
10.1引言
10.2句法变化的机制
10.3生成学派的方法
10.4语法化
10.5句法重构
10.6练习
第十一章解释语言的演变
11.1引言
11.2早期理论
11.3内部和外部的动因
11.4动因之间的互动
11.5解释和预测
第十二章区域语言学
12.1引言
12.2概念定义
12.3语言区域的例子
12.4如何确定语言区域
12.5区域语言学对语言构拟和语言分类的意义
12.6区域语言学和远距离同源关系假设
第十三章远距离同源关系
13.1引言
13.2词汇比较
13.3语音对应
13.4语法证据
13.5借用
13.6语义限制条件
13.7象声词
13.8婴幼儿用词
13.9短形式与不匹配音段
13.10偶然性相似
13.11音义同质
13.12以语言学为唯一证据
13.13错误的构词分析
13.14非同源词
13.15伪形式
13.16方法论总结
第十四章语文学:文献记录的作用
14.1引言
14.2语文学
14.3跟语文学作用相关的例子
14.4书面形式的作用
14.5从书面资料获得历史语言学的信息
14.6练习
第十五章语言的史前史
15.1引言
15.2印欧语的史前史
15.3语言学史前史的研究方法
15.4局限和告诫
参考文献
语言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