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话剧——高等院校文学艺术课程教材
  • 中国话剧——高等院校文学艺术课程教材
  • 中国话剧——高等院校文学艺术课程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话剧——高等院校文学艺术课程教材

8 3.2折 25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志平 编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B2-11-3

上书时间2024-06-26

德宝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志平 编
  •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4
  • 版次 1
  • ISBN 9787539416489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0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中国话剧史的角度重点考察20世纪中国话剧界名家名作,既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又勾勒中国话剧的发展轮廓,对研究中国话剧理论与创作,探索中国话剧的发展源流,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百年沧桑 百花齐放——二十世纪中国话剧艺术概观

第一章 狂飚突进:二十年代话剧

 第一节 现实剧·喜剧

  一、中国现代话剧里的里程碑——胡适的《终身大事》

  二、反叛传统的女英雄——欧阳予倩的《泼妇》

  三、反抗压迫的呐喊——丁西林的《压迫》

 第二节 现实剧

  一、表现主义的奇葩——洪深的《赵阎王》

  二、弹奏爱国的最强音——熊佛西的《一片爱国心》

  三、不死的艺术之魂——田汉的《名优之死》

 第三节 历史剧

  一、呼吸人权的狂飚之曲——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第二章 暗夜呐喊:三十年代话剧

 第一节 现实剧

  一、打出幽灵塔 实现自由梦——白薇的《打出幽灵塔》

  二、冲破藩篱的革命话剧——洪深的《五奎桥》

  三、轰动剧坛的雷雨——曹禺的《雷雨》

  四、气势磅礴的社会问题剧——曹禺的《日出》

  五、探寻生命的意义——复衍的《上海屋檐下》

 第二节 现实剧·喜剧

  一、描绘心灵冲突的艺术奇葩——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

第三章 直面危机:四十年代话剧 

 第一节 现实剧

  一、遮蔽太阳的迷雾——宋之的《雾重庆》

  二、意蕴深沉的人性探索——曹禺的《北京人》

  三、茫茫黑夜何处去——于伶的《长夜行》

  四、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

  五、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夏衍的《法西斯细菌》

  六、新时代的丽人行——田汉的《丽人行》

 第二节 历史剧

  一、相煎何太急——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二、时代的愤怒——郭沫若的《屈原》

  三、震撼世人的警世钟——阿英的《李闯王》

 第三节 现实剧·喜剧

  一、丑恶人性的批判——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

  二、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陈白尘的《升官图》

第四章 歌颂与批判:建国初期话剧

 第一节 现实剧

  一、成长中的英雄——胡可的《战斗里成长》

  二、人性的真实描写与深沉思索——岳野的《同甘共苦》

  三、直面现实——海默的《洞箫横吹》

  四、十里洋场上的英雄——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

 第二节 历史剧

  一、当代中国话剧的经典——老舍的《花馆》

  二、为民请命的铁汉——田汉的《关汉卿》

  三、成功的翻案历史剧——郭沫若的《蔡文姬》

  四、卧薪尝胆 发奋图强——曹禺的《胆剑篇》

 第三节 现实剧·喜剧

  一、干预生活的讽刺喜剧——王少燕的《葡萄烂了》

  二、风格清新的抒情喜剧——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

第五章 反思与探索:新时期话剧

 第一节 现实剧

  一、盛况空前的“报春花”——崔德志的《报春花》

  二、市井百姓的精神颂歌——李云龙的《小井胡同》

  三、独树一帜的女权主义话剧——白峰溪的《明月初照人》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李杰的《古塔街》 

  五、呼唤人间真情——沈虹光的《同船共渡》

  六、人生的悖论和生存的困境——过士行的《棋人》

 第二节 历史剧

  一、寻求生活的正义——沙叶新的《陈毅市长》

  二、叱咤风云的真情英雄——王德英的《彭大将军》

  三、发人深省的警世寓言——何冀平的《天一第一楼》

  四、气魄宠大的改革者颂歌——姚运的《商鞅》

 第三节 现实剧·探索剧

  一、诗与哲理的遇合——马中骏的《屋外有热流》

  二、开拓创新的复调话剧——高行建的《野人》

  三、人生的荒谬——刘树枫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四、沉重的历史话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

  五、民族文化的反思——陈子度、杨健、朱晓平的《桑树坪记事》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