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
  •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
  •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
  •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

内页干净无划写

150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增祺 著;尹绍亭、夏代忠 编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3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地上堆

上书时间2021-09-0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增祺 著;尹绍亭、夏代忠 编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22208890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4页
  • 字数 34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介绍了西南民族考古方面的知识,包括昆明”与“昆明文化”、雟人、古代的“僰人”与“僰文化”、西南地区的“大石墓”及其族属、“摩沙”源流考略、“蒲蛮”非濮人、哀牢”族源新议等知识。本书由张增祺著。
【作者简介】
张增祺,男,1936年10月生,陕西绥德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到云南省博物馆从事考古发掘及历史、文物研究工作达40余年。先后任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及研究员。主持过江川李家山、宾川白羊村、呈贡王家营、安宁太极山等大型考古发掘9次。在文物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等已出版《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滇国与滇文化》、《晋宁石寨山》、《滇文化》、《滇国青铜艺术》、《云南建筑史》、《云南冶金史》、《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探秘抚仙湖》及《洱海区域的古代文明》三卷本丛书等专著14本;各种论文和考古报告100余篇。共约530余万字。1992年被授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授予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有突出贡献老专家。至今仍笔耕不息,一如既往。
【目录】
一云南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云南多民族的形成
(二)云南古代民族的分类
(三)云南古代民族的分布与迁徙
(四)云南民族史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二“昆明”与“昆明文化”
(一)“昆明”的分布区域
(二)“昆明文化”及其相关问题
(三)“昆明”的族源

三“雟人”——云南古代的斯基泰民族
(一)滇文化中的“雟人”形象
(二)“雟人”即中亚地区的斯基泰民族
(三)“雟人”的迁徙及演变

四古代的“僰人”与“僰文化”
(一)诸僰说质疑
(二)僰为氐说新解
(三)僰人的南迁与滇国的衰落
(四)僰人——云南白族的先民

五西南地区的“大石墓”及其族属
(一)“大石墓”的分布与形制
(二)“大石墓”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三)“大石墓”民族的族属问题
(四)结语

六“摩沙”源流考略
(一)“摩沙夷”非旄牛羌
(二)“摩沙”与“白狼”的渊源关系
(三)纳西族与“白狼”的渊源关系
(四)余论

七“蒲蛮”非濮人
(一)蒲蛮历史源流
(二)蒲蛮文化特征
(三)蒲蛮与孟高棉民族的区别

八“哀牢”族源新议
(一)关于“哀牢”族属的几种看法
(二)“哀牢”的族源
(三)“哀牢”与南诏的关系

九云南古代的“百越”民族
(一)云南的“百越”民族
(二)云南发现的“百越”文化遗物
(三)云南与两广及东南沿海越人文化的比较
(四)云南越人的变迁及其历史原因
(五)云南越人的西迁与当地民族的关系

十“濮”说
(一)濮人的族属
(二)濮人的分布地区
(三)滇池区域青铜器上所见的濮人形象
(四)濮、越之通称——僚人
(五)仡佬族——濮人的直系后裔

十一滇王国主体民族的族属
(一)有关滇王国主体民族族属的几种不同看法
(二)滇王国的主体民族——百越族系中的一支

十二洱海区域的古代民族与文化
(一)洱海区域——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
(二)洱海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及其特征
(三)洱海区域的古代民族与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四)结语

十三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
(一)一个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二)云南青铜文化的“动物纹”牌饰
(三)云南青铜时代所见中亚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
(四)云南“动物纹”牌饰及外来文化遗物的渊源
(五)云南青铜时代外来文化的传播者

十四云南古代的汉民族及汉文化
(一)秦汉时期的汉族移民
(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中大姓”
(三)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汉族人口
(四)明代云南的屯田制及汉族屯户

十五“庄踽王滇”的真伪问题
(一)前言
(二)楚国将军和农民起义领袖均无开滇之功
(三)从滇、楚文化的对比看庄踽王滇之真伪
(四)庄踽王滇误传原因试探

十六彝族的渊源及其形成
(一)彝族的概况与特征
(二)彝族的渊源
(三)彝族的形成
(四)结论

十七试释西南古代民族的几种特殊习俗
(一)穿胸
(二)儋耳
(三)曲头
(四)木耳
(五)折腰
(六)赤口
(七)尾濮
(八)鼻饮
(九)食人
(十)飞头
(十一)羽人

十八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的西亚文物
(一)蚀花肉红石髓珠
(二)琉璃珠
(三)海贝
(四)有翼虎错金镶嵌银带扣
(五)狮身人面像

十九云南石寨山文化与越南东山文化比较研究
(一)东山文化概述
(二)石寨山与东山文化的比较研究
(三)东山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四)结论

二十古代滇王国奴隶制社会的特征
(一)滇王国奴隶制仍保留有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
(二)滇王国奴隶制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
(三)掠夺和战争中的俘虏是滇王国奴隶的主要来源
(四)奴隶的占有和使用仅限于王室的个别生产部门和家内杂役
(五)余论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系属表
云南古代民族源流概况表
后记
图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