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执政与和谐社会构建。。
  • 党的执政与和谐社会构建。。
  • 党的执政与和谐社会构建。。
  • 党的执政与和谐社会构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党的执政与和谐社会构建。。

9.1 九品

仅1件

河南鹤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卯2-5-2

上书时间2024-06-27

浚县同舟书店网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 编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7495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0页
  • 字数 420千字
【内容简介】
要应对执政的考验,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以及解放区,进行着局部执政的政治实践,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地方政治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这样一种传统执政方式。这种传统执政方式在一段时期内对动员人民参加各项建设事业,凝聚党心、民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积累了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积极倡导推动下,党提出党政分开,调整党政关系,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改善党内民主状况,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三届四届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适时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提出依法治国这一治理方略,强调执政党行为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注重研究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不断出台一些具体措施推进执政方式的改革。我们认为,在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过程中,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诉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和谐的关系格局,目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条件下,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摒弃传统执政方式的不合理成分,继承传统执政方式中的合理做法,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适时推进执政方式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方向转变,才能应对时代赋予执政党的使命和随之而来的考验。
【目录】
执政理论
张星炜推进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
刘学军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执政——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探索到原苏联与东欧的实践
王立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合法性分析
李玮董阅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
马军卫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依法执政
马民英杜学文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依法执政
杨亚佳论依法执政的基础观念
安群戴传利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执政的必要I生与方法论
张恒山柯彪申林实现执政的“民众富裕”价值目标的三大要务
执政方式
李良栋论执政党进入国家政权活动的法律途径问题
鄂振辉我国执法权问题研究
刘永艳执政党与其他政党关系模式探析
傅思明中国政党制度法制化的历程与展望
黄建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孟大川陶进华白杨地方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现状调查与研究
赵泉防止党政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压法的若干思考——从一起执法者“下课”案例说起
孙译军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与执政对策探讨
王建华坚持依法执政重在领导立法
刘剑波刘景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孔玲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张勇提高执政能力必须依法理顺三个关系
执政党建设
吴礼林论党内民主的三项基本制度
肖立辉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研究
汪俊英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道德建设——现代道德建设的困境及根源分析
齐惠和谐社会建设与执政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因势利导构建和谐——简论利益群体分化与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
李忠伟许启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共道德建设研究
和谐社会的理论
张立伟试论和谐社会与权利观念
……
和谐社会的实践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