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大决策
  • 邓小平大决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邓小平大决策

9 2.1折 43.8 九品

库存2件

江苏连云港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万青 著;陈克鑫、叶健君 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独立东二

上书时间2023-09-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万青 著;陈克鑫、叶健君 编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3862081
  • 定价 43.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9页
  • 字数 36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1.李明瑞在广西是个叫得响的人物:一方面蒋介石高官厚禄拉拢他,一方面邓小平语重心长规劝他。起义前的这场“抢帅”较量,邓小平胜利了
  2.日军疯狂“围剿”根据地,邓小平献计左权:“面向交通线。”果然,正是这个“五字锦囊”,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3.邓小平指挥部队逐鹿中原,屡克重镇,蒋介石大为紧张,他反复告诫白崇禧:“刘邓二匪,是极其狡猾的,他们两个人长着三只眼睛,看得很远很远。”
  4.人称蒋介石的“长蛇阵”可攻可防,布局巧妙。邓小平技高一筹,拟定“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的灵活战法,硬是把“长蛇”耍弄得七零八落
  5.“四人帮”祭起“反经验主义”的黑旗,向全面整顿发难.在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疾言厉色,剑指江青:“你懂什么!”
  6.邓小平说,全面整顿要横下一条心,敢于摸老虎屁股:“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见效了。”
  7.邓小平召见刘西尧,严肃指出:“你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
  8.要不要为刘少奇平反?以邓小平等人为一方,以华国锋等人为一方,两军对垒,各执一词?邓与华进行面对面的交锋之后,华国锋才转过弯来,同意为刘少奇平反
  9.邓小平为决议画龙点睛,4000名高级干部对决议评头品足,政治局扩大会议多次讨论,100多位民主党派代表畅所欲言,终于拿出了一个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文稿
  10.四个特区分别摆在港、澳、台旁边,是邓小平独具匠心的设计11.“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蕴含着邓小平的深谋远虑
【目录】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决策
◆化名邓斌的邓小平,受中共中央派遣,坐镇南宁。他力拒“左”倾主张,精心运筹广西的“将变”与“兵变”
◆俞作柏、李明瑞起兵反蒋失败,革命形势逆转。邓小平当机立断,把我党掌握的武装力量拉出南宁,挺进左右江地区
◆李明瑞在广西是个叫得响的人物:一方面蒋介石高官厚禄拉拢他,一方面邓小平语重心长规劝他。起义前的这场“抢帅”较量,邓小平胜利了
◆百色起义那天,五万人翘望主席台,怎么也找不到红七军的创始人、起义的主要指挥者邓小平。他去哪里了?事后才解开这个谜

开辟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决策
◆王明提出两个“一切”。邓小平大惊: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不就是因为我们党放弃了领导权、没有自己掌握的军队而吃了大亏吗?邓小平说:“共产党领导抗战,当仁不让。”
◆日军疯狂“围剿”根据地,邓小平献计左权:“面向交通线。”果然,正是这个“五字锦囊”,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部队中有没有消极麻木倾向,邓小平明察秋毫。他著文提醒某些领导人:“谁要是忽视了这个事实,那不仅是麻木,而且是罪过。”
◆根据地推行“三三制”政权,并非一帆风顺。在“党权高于一切”的鼓噪声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党代政”、“以党治国”
◆邓小平的“精兵简政”,一片爱民之心。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过职的参谋说:“经过仔细观察,深感共产党、八路军是真正做到了‘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邓小平提出“生产自救”,大长军民志气,大灭敌人威风。日军拿“经济封锁”吓人,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挺进大别山的决策
◆作为晋冀鲁豫战区的指挥官,邓小平对全国战局了如指掌。他关于经略中原的战略部署,与毛泽东不谋而合/049
◆邓小平率部强渡黄河,蒋介石得知大惊失色。他寄予厚望的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竟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054
◆六条大河横亘征途,十万敌军追堵拦截,情势万分危急。大智大勇的邓小平果断决策:全军听命,决战汝河
◆邓小平指挥部队逐鹿中原,屡克重镇,蒋介石大为紧张,他反复告诫白崇禧:“刘邓二匪,是极其狡猾的,他们两个人长着三只眼睛,看得很远很远。”

指挥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的决策
◆毛泽东交待邓小平:“中原大势,国共都志在必得,华东和中原的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邓小平严肃作答:“受命了,事关全局,当仁不让。”
◆人称蒋介石的“长蛇阵”可攻可防,布局巧妙。邓小平技高一筹,拟定“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的灵活战法,硬是把“长蛇”耍弄得七零八落
◆黄维被围,中央致电邓小平:“此一成就,深堪庆贺”。邓小平却严肃如常,亲自向党中央写报告,既报喜,也报忧。这应了他一句名言:“把干军万马都置于党中央视线之下。”
◆淮海战役震惊中外。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大林,对即将出任驻华大使的尤金说:“淮海战役打得好,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主政大西南的决策
◆进军西南,干部奇缺,中央心急如焚。深谋远虑的邓小平提议:动员一批京津沪学生,组建“西南服务团”。毛泽东开颜一笑:“好,这是一着妙棋。”
◆邓小平运用“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方针平定川黔,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蒋介石做梦也不会料到,他的得意门生宋希濂竞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俘虏
◆对邓小平果断作出经营西南的一系列决策,毛泽东致电高度评价:“你们路线正确,方针适当,成绩极大,甚为欣慰。”

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决策
◆刚刚抵达莫斯科的毛泽东,给邓小平等人发来加急电报,称:考虑二野征尘未洗,又给以入藏任务,甚感为难。邓小平复电毛泽东:“主席不必犹豫,二野是烧红了的毛铁,越打越坚牢。”
◆善于做政治工作的邓小平,把进藏指战员都鼓动起来了。张国华率部集体宣誓:“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计幸福的花朵开谝全西藏。”
◆邓小平挑灯伏案,执笔草拟与西藏当局谈判的十条政策,迅速发给中央。毛泽东甚为满意,全文除增加了七个字,其他地方只字未改
◆和谈一波三折,邓小平忍无可忍,随即拟订“昌都战役”作战计划。毛泽东复电表示赞同:“这是一个‘以和为上,以打促谈’的精妙部署。”

实施全面整顿的决策
◆“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邓小平言辞铿锵,句句如锤。他以铁路运输为突破口,拉开了全面整顿的序幕
◆“四人帮”祭起“反经验主义”的黑旗,向全面整顿发难。在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疾言厉色,剑指江青:“你懂什么!”
◆邓小平说,全面整顿要横下一条心,敢于摸老虎屁股:“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见效了。”
◆全面整顿,势必否定“文化大革命”,这是毛泽东万万不能容忍的。于是,再次下台的厄运正一步步逼近邓小平

恢复高考崩度的决策
◆邓小平对教育现状忧心如焚。他同王震、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推倒‘十六字’方针,建议恢复高考。”查全性的发言语惊四座。邓小平表态:“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今年下决心按要求招生。”
◆邓小平找王海容、唐闻生,了解毛泽东生前同她们谈教育问题的真实情况,“四人帮”捏造“两个估计”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从而彻底搬掉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拦路虎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传出,整个社会一片沸腾。作家胡风当时还在狱中,他的儿子张晓山
……
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决策
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
全面改革开放的决策
出台“历史决议”维护全党团结的决策
构造中国现代化的具体蓝图
创设经济特区的决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决策
百万大裁军的决策
从“三分世界”到“多极格局”的决策
“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的决策
实现中央领导集体顺利交接的决策
1992视察南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策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