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哲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南哲学史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47.45 3.7折 12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琳 著;代云、赵胤、谷建全、张新斌 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202040241

上书时间2023-12-15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三节 荀爽

一、荀爽生平著作

二、乾升坤降说

三、政治哲学

第四章 河南与魏晋玄学

节 何晏、王弼、阮籍、郭象与魏晋玄学

一、何晏《论语集解》与魏晋玄学的创立

二、王弼对《老子》与《周易》的诠释与发展

三、阮籍与“名教”“自然”之辩

四、郭象对《庄子》的诠释与发展

第二节 杨泉、范缜对玄学与佛教的批判

一、杨泉对玄学的批判

二、范缜对佛教的批判

第五章 河南与隋唐佛教、道教发展及儒学复兴

节 隋唐佛教与道教发展

一、天台四祖智 、华严三祖法藏

二、玄奘唯识宗、少林禅宗

三、成玄英与道教理论发展

第二节 韩愈、刘禹锡的反佛斗争与儒家道统论的形成

一、韩愈的道统论

二、刘禹锡对佛教的批判与调和

第六章 河南与宋明理学

节 陈抟、邵雍与王安石的思想

一、陈抟的思想

二、邵雍的思想

三、王安石新学思想

第二节 程颢、程颐与洛学传人

一、程颢、程颐

二、洛学传人谢良佐

三、洛学传人朱熹

第三节 姚枢与许衡的思想

一、姚枢与理学北传

二、许衡在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中的贡献

第四节 河南与明代理学

一、曹端

二、薛瑄

三、王廷相

四、高拱

五、吕坤

第七章 河南与清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节 孙奇逢

一、生平和著述

二、学术史梳理与经典讲评

三、学术思想

第二节 嵇文甫、赵纪彬

一、嵇文甫

二、赵纪彬

第三节 冯友兰

一、生平与著述

二、人生哲学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新理学

五、晚年反思

 

内容摘要
河南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在时间上是从上古时期到近现代,空间上以河南省为地域界线,同时也兼顾到诞生在河南的思想(如洛学)向外传播的影响。写作时以年代为经、人物为纬,对那些籍贯、出生地、活动地在河南的或属于河南哲学家创立的学术流派传人的、在中国哲学目前有突出贡献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诠释和研究,旨在说明河南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研究方法上,首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将哲学家的思想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历史的分析,评价其贡献。其次是文献研究法。以文献为依据梳理河南哲学史,不发空头议论,不作无根之谈,坚持哲学史研究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在各自的研究中,一方面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坚持读原典,并将它视为研究的必要环节。

主编推荐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发源地。 河南哲学家 以其创造的哲学思想、开创的哲学流派,对中国历史与思想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并至今不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琳 著;代云、赵胤、谷建全、张新斌 编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71102098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5页
【内容简介】
  河南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在时间上是从上古时期到近现代,空间上以河南省为地域界线,同时也兼顾到诞生在河南的思想(如洛学)向外传播的影响。写作时以年代为经、人物为纬,对那些籍贯、出生地、活动地在河南的或属于河南哲学家创立的学术流派传人的、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诠释和研究,旨在说明河南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研究方法上,首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将哲学家的思想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历史的分析,评价其贡献。其次是文献研究法。以文献为依据梳理河南哲学史,不发空头议论,不作无根之谈,坚持哲学史研究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在各自的研究中,一方面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坚持读原典,并将它视为研究的必要环节。
【作者简介】
  代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兼河南省老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先秦哲学研究。

  赵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董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宗教学研究。
【目录】

 

 

目 录 

 

第三节 荀爽 

 

 

 

一、荀爽生平著作 

 

 

 

二、乾升坤降说 

 

 

 

三、政治哲学 

 

 

 

第四章 河南与魏晋玄学 

 

 

 

第一节 何晏、王弼、阮籍、郭象与魏晋玄学 

 

 

 

一、何晏《论语集解》与魏晋玄学的创立 

 

 

 

二、王弼对《老子》与《周易》的诠释与发展 

 

 

 

三、阮籍与“名教”“自然”之辩 

 

 

 

四、郭象对《庄子》的诠释与发展 

 

 

 

第二节 杨泉、范缜对玄学与佛教的批判 

 

 

 

一、杨泉对玄学的批判 

 

 

 

二、范缜对佛教的批判 

 

 

 

第五章 河南与隋唐佛教、道教发展及儒学复兴 

 

 

 

第一节 隋唐佛教与道教发展 

 

 

 

一、天台四祖智 、华严三祖法藏 

 

 

 

二、玄奘唯识宗、少林禅宗 

 

 

 

三、成玄英与道教理论发展 

 

 

 

第二节 韩愈、刘禹锡的反佛斗争与儒家道统论的形成 

 

 

 

一、韩愈的道统论 

 

 

 

二、刘禹锡对佛教的批判与调和 

 

 

 

第六章 河南与宋明理学 

 

 

 

第一节 陈抟、邵雍与王安石的思想 

 

 

 

一、陈抟的思想 

 

 

 

二、邵雍的思想 

 

 

 

三、王安石新学思想 

 

 

 

第二节 程颢、程颐与洛学传人 

 

 

 

一、程颢、程颐 

 

 

 

二、洛学传人谢良佐 

 

 

 

三、洛学传人朱熹 

 

 

 

第三节 姚枢与许衡的思想 

 

 

 

一、姚枢与理学北传 

 

 

 

二、许衡在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中的贡献 

 

 

 

第四节 河南与明代理学 

 

 

 

一、曹端 

 

 

 

二、薛u 

 

 

 

三、王廷相 

 

 

 

四、高拱 

 

 

 

五、吕坤 

 

 

 

第七章 河南与清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第一节 孙奇逢 

 

 

 

一、生平和著述 

 

 

 

二、学术史梳理与经典讲评 

 

 

 

三、学术思想 

 

 

 

第二节 嵇文甫、赵纪彬 

 

 

 

一、嵇文甫 

 

 

 

二、赵纪彬 

 

 

 

第三节 冯友兰 

 

 

 

一、生平与著述 

 

 

 

二、人生哲学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新理学 

 

 

 

五、晚年反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