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债论(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债论(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64 6.5折 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善恒 著;刘杰 整理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685008

上书时间2023-12-15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主编的话

整理凡例

导读

原序

第一章 公债之本质

第二章 公债之形态(一)——类别

第一节 财政公债与建设公债及行政公债

第二节 内国公债与外国公债

第三节 有担保公债与无担保公债

第四节 自由公债与强制公债

第五节 有利息公债与无利息公债

第六节 证券公债与登记公债

第七节 有折公债与实额公债

第八节 公募公债、承受公债、出卖公债及交付公债

第九节 定额发行公债与无限发行公债

第十节 特典公债

第十一节 本国货币公债与外国货币公债

第十二节 生产公债与不生产公债

第三章 公债之形态(二)——长期公债与短期公债

第一节 两种公债之区别

第二节 短期公债

第三节 长期公债

第四章 国债负担之考察

第一节 释义

第二节 国债之货币负担

第三节 国债之真实负担

第四节 内债负担与外债负担

第五章 国债之经济关系

第一节 国债之生产关系

第二节 国债之分配关系

第三节 国债与物价之关系

第四节 利率与产业界之关系

第五节 外债之各项特殊关系

第六章 公债之用途及其效用限度

第一节 内债之用途

第二节 外债之用途

第七章 战时公债用途并与他种财源之较量

第一节 非常准备金之设置

第二节 赋税及代价收入

第三节 信用与通货之膨胀

第四节 发行公债

第八章 公债之发行

第一节 发行之方法

第二节 发行之策术

第三节 票面

第四节 发行价格

第五节 利息之决定

第六节 利息之偿付

第七节 应募额之决定

第八节 缴款

第九节 公债凭证

第九章 国债消化量之扩大与统制

第十章 公债之调换

第一节 调换之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低利调换之根据

第三节 低利调换之利害关系

第四节 调换策术及注意之点

第五节 我国公债调换之事例

第六节 外国公债调换之事例

第十一章 国债之整理

第一节 国债整理之意义

第二节 我国国债整理事例

第十二章 公债之取消

第十三章 公债之偿还

第一节 偿还之意义及其利害关系

……

内容摘要
《公债论》是“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之一种,作者胡善恒是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财政学界知名学者,他在《公债论》一书中对公债概念、公债的种类、公债与国家信用的关系、公债的用途、战时公债用途与他种财源比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整理。本书共十九章,胡善恒首先用前三章详细介绍了西方现代财政演化中的公债本质及具体的形态。第四、五章阐明公债在各方面之利害关系。第六、七两章考察公债之作用。第八至十四章考察公债赖以存在的各项机构。第十五至第十九章则专论了中国国债的具体情况,最后以提出国债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言。本书对我们重新解读与研究民国时期的财政问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理论思考价值,同时,对当前政府防控公债违约风险,健全债券监管治理与制度等具有参考价值。本书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经济学、金融学师生,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善恒 著;刘杰 整理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7617946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公债论》是“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之一种,作者胡善恒是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财政学界知名学者,他在《公债论》一书中对公债概念、公债的种类、公债与国家信用的关系、公债的用途、战时公债用途与他种财源比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整理。本书共十九章,胡善恒首先用前三章详细介绍了西方现代财政演化中的公债本质及具体的形态。第四、五章阐明公债在各方面之利害关系。第六、七两章考察公债之作用。第八至十四章考察公债赖以存在的各项机构。第十五至第十九章则专论了中国国债的具体情况,最后以提出国债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言。本书对我们重新解读与研究民国时期的财政问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理论思考价值,同时,对当前政府防控公债违约风险,健全债券监管治理与制度等具有参考价值。本书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经济学、金融学师生,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著者:胡善恒(1897-1964),字铁崖,湖南常德人。近代著名财政学家、会计学家。曾赴日本、英国留学。先后担任中央政治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新中国建立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赋税论》《公债论》《财政行政论》等数百万字论著。

整理者简介:刘杰,1987年生,湖北荆门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财政金融史、近现代商业史研究。现已公开发表CSSCI论文30余篇。成果曾获得江西省社科一等奖、二等奖、全国性学会学术奖等。主要学术兼职有浙江湖州民国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中国财政史学会理事。
【目录】
目录

主编的话Ⅰ

整理凡例Ⅰ

导读Ⅰ

原序Ⅰ

 

第一章公债之本质1

 

第二章公债之形态(一)——类别9

第一节财政公债与建设公债及行政公债9

第二节内国公债与外国公债10

第三节有担保公债与无担保公债10

第四节自由公债与强制公债12

第五节有利息公债与无利息公债14

第六节证券公债与登记公债15

第七节有折公债与实额公债15

第八节公募公债、承受公债、出卖公债及交付公债16

第九节定额发行公债与无限发行公债16

第十节特典公债17

第十一节本国货币公债与外国货币公债17

第十二节生产公债与不生产公债18

 

第三章公债之形态(二)——长期公债与短期公债19

第一节两种公债之区别19

第二节短期公债21

第三节长期公债38

 

第四章国债负担之考察44

第一节释义44

第二节国债之货币负担46

第三节国债之真实负担48

第四节内债负担与外债负担54

 

第五章国债之经济关系61

第一节国债之生产关系61

第二节国债之分配关系65

第三节国债与物价之关系68

第四节利率与产业界之关系69

第五节外债之各项特殊关系75

 

第六章公债之用途及其效用限度80

第一节内债之用途80

第二节外债之用途91

 

第七章战时公债用途并与他种财源之较量99

第一节非常准备金之设置99

第二节赋税及代价收入103

第三节信用与通货之膨胀106

第四节发行公债109

 

第八章公债之发行116

第一节发行之方法116

第二节发行之策术122

第三节票面129

第四节发行价格130

第五节利息之决定133

第六节利息之偿付134

第七节应募额之决定137

第八节缴款138

第九节公债凭证139

 

第九章国债消化量之扩大与统制142

 

第十章公债之调换153

第一节调换之意义与方法153

第二节低利调换之根据156

第三节低利调换之利害关系158

第四节调换策术及注意之点160

第五节我国公债调换之事例161

第六节外国公债调换之事例183

 

第十一章国债之整理194

第一节国债整理之意义194

第二节我国国债整理事例197

 

第十二章公债之取消205

 

第十三章公债之偿还213

第一节偿还之意义及其利害关系213

第二节强制偿还与自由偿还220

第三节偿债基金制度222

第四节各国偿债基金制度228

第五节自由偿还制度240

第六节国债偿还之时期241

第七节国债偿还之方法242

第八节国债偿还之货币245

 

第十四章国债之立法法与行政252

第一节国债立法252

第二节国债行政257

第三节法国国债行政262

第四节英国国债行政制度265

 

第十五章我国国债史268

第一节我国国债概况268

第二节我国财政负债表解275

第三节庚子赔款303

第四节铁路负债317

第五节交通建设水利事业负债321

第六节我国地方公债326

 

第十六章我国国债发行问题334

第一节现行募债方法之缺点334

第二节发行障碍与解决方策339

 

第十七章我国国债偿还问题350

第一节国家偿债能力之考察350

第二节现行偿债制度之利弊356

第三节国民经济所受之影响359

 

第十八章我国国债消化量之考察363

第一节公款之处置情形363

第二节国民储蓄之消量364

第三节银行界之消量366

 

第十九章我国国债制度之改革方策375

 

附录一最近外国国债表381

 

附录二近三年上海债券市况38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